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

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

诗句读音
花柳春风隘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uā liǔchūn fēng
画船归去平仄: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八語
拼音: huà chuánguīqù
雕鞍来处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diāo ānlái chù

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释义

【花柳】花和柳。唐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宋许月卿《多谢》诗:“园林富贵何千万,花柳功勋已十成。”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八:“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人之歌舞,无此不成三才。”2.指繁华游乐之地。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明李东阳《竹林七贤图》诗:“应从晚岁看冰雪,不向京尘醉花柳。”3.指妓院或娼妓。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某少年常结豪族为花柳之游,竟畜亡命,访城中名姬,如蝇袭羶,无不获者。”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兄弟,你有满腹才学

【春风】春天的风。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唐元稹《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张天翼《春风》:“春风是平等待人的。无论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风的。”2.喻恩泽。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清钱谦益《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3.喻融和的气氛。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春风化雨”。5.形容喜

【画船】的游船。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宋范仲淹《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雕鞍】花纹的马鞍;华美的马鞍。唐骆宾王《帝京篇》:“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西游记》第二十回:“慌得那三藏坐不稳雕鞍,翻根头跌下白马。”《红楼梦》第五二回:“笼着一匹雕鞍彩轡的白马。”2.借指宝马。南唐冯延巳《蝶恋花》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臺路。”宋秦观《水龙吟》词:“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轂雕鞍骤。”雕刻花纹的马鞍。借指坐骑。宋余靖《又和寄提刑太保》:“清燕固难停烛待,鵰鞍须是著鞭催。”

【来处】谓来而安处。《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渚,公尸来燕来处。”毛传:“处,止也。”郑玄笺:“其来燕似若止得其处。”1.所来的地方。唐郑谷《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2.指来历,出处。指引文或典故的来源。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之二:“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宋王楙《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