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荡云门发,蹁跹鹭羽振

掉荡云门发,蹁跹鹭羽振

诗句读音
蹁跹鹭羽振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pián xiānlù yǔzhèn
掉荡云门发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diào dàngyún mén1|4

掉荡云门发,蹁跹鹭羽振释义

【蹁跹】的舞姿。唐元稹《代曲江老人》诗:“掉荡云门发,蹁躚鷺羽振。”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二出:“闹清明鶯声婉囀,荡花枝蝶翅蹁躚。”冰心《寄小读者》二五:“我梦见那个雪人,在我刚刚完工之后,她忽然蹁跹起舞。”2.行不正貌;跛行貌。宋苏轼《哭干儿》诗之一:“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躚逐书史。”明许自昌《水浒记·渔色》:“须知子猷访戴步蹁躚,谁知吕安题凤惜留连。”

【鹭羽】白鹭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鷺羽。”毛传:“鷺鸟之羽,可以为翳。”郑玄笺:“翳,舞者所持以指麾。”《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周郊祀乐章》:“雷鼗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参正发扬。”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掉荡《云门》发,蹁躚鷺羽振。”2.借指白鹭。宋叶适《陈益谦挽词》:“蛛丝委架诗书愠,鷺羽空陂菡萏愁。”

【振】《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說文》舉救也。《增韻》拯也。《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註》濟民養德也。《禮·月令》振乏絕。《前漢·元帝紀》振業貧民。《註》振起之,令有作業。又《說文》一曰奮也。《廣韻》裂也,又動也。《易·恆卦》振恆。《禮·月令》孟春蟄蟲始振。《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註》至祭之末,但擩肝鹽中振之,謂將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爾雅·釋言》振,訊也。《註》當作迅。謂奮迅。又同震。《戰國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記·五帝紀》振驚朕衆。又整也。《禮·曲禮》振

【掉荡】。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掉荡云门发,蹁躚鷺羽振。”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若以侧垂之,其钟可以掉荡旋转。”

【云门】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郑玄注:“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大卷》。黄帝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旧唐书·音乐志一》:“按古六代舞,有《云门》、《大咸》、《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殷之《大濩》,周之《大武》,是古之武舞。”章炳麟《訄书·辨乐》:“古之作乐,各用其宫。”自注:“如《大司乐》:舞《云门》,则圜钟为宫。”2.高耸的大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