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诋斥之诬,吁嗟麟穷释义
【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陈毅《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2.叹词。表示赞美。明黄溥《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赵氏何其隆!”清黄遵宪《纪事》诗:“吁嗟华盛顿,及今百年矣。”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唐寒山《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
【麟】《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珍切,音鄰。《說文》大麚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玉篇》仁獸也。《詩·周南》麟之趾。《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註》狘,驚走也。又州名。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又《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又與燐通。光明也。《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又叶陵延切,音連。《韓愈·雜詩》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親叶音千。此詩終篇皆先韻。○按經傳皆
【穷】《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又《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zdic.net漢典
【诋】《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低上聲。《說文》苛也。一曰訶也。《博雅》也。《玉篇》法也,呰也。《正韻》訐也。《史記·汲黯傳》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于罪。《前漢·哀帝紀》除誹謗詆欺法。《師古註》詆,誣也。又《劉向傳》緣飾文字,巧言醜詆。《師古註》詆,毀也,辱也。又《集韻》都黎切,音低。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啼。又《集韻》丁計切,低去聲。義同。又《玉篇》他狄切《廣韻》《集韻》他歷切,音惕。《類篇》僻也。一曰狡獪。《集韻》與同。 《集韻》或作呧。《字彙補》別作,非。
【斥】《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同。逐也,遠也。《左傳·昭十六年》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何饜之有。《史記·淮南王傳》王使郞中令斥免。《註》屛斥。又《書·禹貢》海濱廣斥。《釋文》斥謂地鹹。《前漢·法志》除山川沈斥。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斥蠖。《註》屈蟲也。又《左傳·襄十一年》納斥。《註》不相備也。《史記·李廣傳》然亦遠斥,未嘗遇害。《註》索隱曰:斥,度也。,視也,望也。又《左傳·襄三十一年》盜充斥。《註》充滿斥見,言其多。又《史記·司馬相如傳》除邊關之益斥。《註》斥,廣也。又《前漢·惠帝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诬】《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無。《說文》加也。《徐曰》以無爲有也。《玉篇》欺罔也。《廣韻》誣,枉也。《正韻》詐也,衊也,謗也。《易·繫辭》誣善之人其辭游。《疏》誣罔善人,其辭虛漫。《禮·表記》故其受祿不誣。《註》不信曰誣。《周語》其矯誣。《註》加罪無辜曰誣。《荀子·大略篇》不能而居之,誣也。又《讀書通》通作憮。《論語》君子之道焉,可誣也。《前漢·薛宣傳》引作憮。《晉灼註》憮同誣。 《篇韻》譌作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