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朝代:宋朝 | 作者:苏轼 | 诗词类型: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原文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
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
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注释版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画屏:有画饰的屏风。惊回:惊醒。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暮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纱窗:蒙纱的窗户。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yáng)行,笑整香云缕(lǚ)。敛尽春山羞(xiū)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佯行:假装走。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敛尽:紧收,收敛。春山:喻指妇女妓好的眉毛。轻诉:轻快地倾吐。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译文版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拼音版

jì dé huà píng chū huì yù 。

记得画屏初会遇。

hǎo mèng jīng huí ,

好梦惊回,

wàng duàn gāo táng lù 。

望断高唐路。

yàn zǐ shuāng fēi lái yòu qù 。

燕子双飞来又去。

shā chuāng jǐ dù chūn guāng mù 。

纱窗几度春光暮。

nà rì xiù lián xiàng jiàn chù 。

那日绣帘相见处。

dī yǎn yáng háng ,

低眼佯行,

xiào zhěng xiāng yún lǚ 。

笑整香云缕。

liǎn jìn chūn shān xiū bú yǔ 。

敛尽春山羞不语。

rén qián shēn yì nán qīng sù 。

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 苏轼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