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嗟鲁获麟,所出非其时

第嗟鲁获麟,所出非其时

诗句读音
所出非其时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suǒ chūfēiqí shí
第嗟鲁获麟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dìjiēlǔhuò lín

第嗟鲁获麟,所出非其时释义

【所出】1.从何而出。《文选·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李善注:“言卒然復有惊愕之异物,从旁而出,不知所从来。”2.谓出主意。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大臣忧惧,不知所出。”3.指出产的物品。晋皇甫谧《<三都赋>序》:“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亦指生育的子女。《红楼梦》第九五回:“但元妃并无所出,惟諡曰贤淑贵妃。”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又《玉篇》下也。又《玉篇》隱也。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又《韻會

【其时】;当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白敏中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白居易新授杭州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遐叔处贺喜。”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2.犹言正当时;正是时候。徐迟《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纣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第】《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註》用士之次第。又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僞遊雲夢。《註》第,且也,但也。又第宅。《前漢·高帝紀》爲列侯者賜大第。《註》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爲通侯,居列東第。又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有第五、第八等氏。又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爲兄弟字。又《集韻》一曰順也。又《韻會》舊註作苐,非。苐,草也。漢典考

【嗟】〔古文〕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咨邪切,音罝。《玉篇》嗟歎也。《廣韻》咨也。《集韻》一曰痛惜也。《爾雅·釋詁》嗟,也。《釋名》嗟,佐也。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周南》嗟我懷人。又《齊風》猗嗟昌兮。《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禮·檀弓》嗟來食。《廣韻》同。《集韻》本作,亦書作。又《集韻》遭哥切,音。《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又《韻會

【获麟】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唐李白《古风》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2.指春秋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通﹞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秦汉至於后魏,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梁启超《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