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门真个瞎,个古累儿孙
顶门真个瞎,个古累儿孙释义
【顶门】1.指头顶的前部。因其中央有囟门,故称。宋范成大《问天医赋》:“觉邪梦邪?陆离纷紜。神马具装,出於顶门。”《西游记》第三四回:“金箍棒,离顶门祇隔三分;七星剑,向心窝惟争一蹍。”《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匡超人不看便罢,看了这款单,不觉颼的一声,魂从顶门出去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二:“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2.谓两家大门相对。《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赫家是顶门主顾,故此家中大小无不认得。”3.支撑门户。《西游记》第四四回:“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
【真个】见“真箇”。真的,确实。
【瞎】《廣韻》許鎋切《集韻》《韻會》《正韻》許轄切,音。《玉篇》一目合也。《類篇》目盲也。《十六國春秋》苻生無一目,七歲,其祖洪戲之曰:吾聞瞎兒一淚,信乎。生怒,引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淚耶。《孟郊·寄張籍詩》西明寺後窮瞎張太祝,縱爾有眼誰爾珍。又吐蕃名。《宋史·仁宗紀》西蕃瞎氊來貢。又《神宗紀》河州首領瞎藥等來降。 《集韻》一作。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又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又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
【累】《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音欙。《玉篇》同纍。《孟子》係累其子弟。《趙註》係累猶縛結也。《戰國策》係累吾民。《註》累、纍同。又《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集韻》,或作累。求子牛。又《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音壘。《類篇》絫,或作累。詳絫字註。又《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纍去聲。緣坐也。《書·旅獒》終累大德。《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又力果切,音倮。《禮·曲禮》爲大夫累之。《註》累,倮也。又《集韻》力涉切,
【儿】《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唐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又《韻會》男曰兒,女曰嬰。又《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又《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又《韻會》姓也。漢有兒寬。又《唐韻》五稽切《集韻》《韻
【孙】《唐韻》《集韻》思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又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又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又《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又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又《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又靑海旁馬多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