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收三冬充腹肆,那费五车压牛领
诗句 | 读音 |
---|---|
那费五车压牛领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nà|nǎ|nèi|nāfèiwǔchē|jū1|4niú lǐng |
定收三冬充腹肆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六至 拼音: dìngshōusān dōngchōng fù4 |
定收三冬充腹肆,那费五车压牛领释义
【车】〔古文〕《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又山車,自然之車也。《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又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以爲飾,故名。又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
【压】《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又《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又諾協切,音。一指按也。又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或作厭饜。
【牛领】牛的脖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唐白居易《官牛》诗:“马蹄踏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宋陆游《农家叹》诗:“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金元好问《天井关》诗:“石灯盘盘积如铁,牛领成创马蹄穴。”
【定】〔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又《廣韻》《集韻》
【收】〔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三冬】三个冬季,即三年。《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王先谦补注:“案:三冬谓三年,犹言三春三秋耳。”元武汉臣《王壶春》楔子:“凭着我三冬足用文章絶,挥翰墨,走龙蛇。”2.冬季三月,即冬季。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三冬事隙,五日归休。”宋张元干《好事近》词:“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絶。”清顾炎武《寄李生云霑》诗:“岁晚漳河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三冬文史常堆案,一室弦歌自掩扉。”汉
【充腹】。《战国策·燕策一》:“人之飢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尉缭子·治本》:“非五穀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葢形。”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六:“陶渊明日用铜鉢煮粥,为二食具,遇发火,则再拜曰:‘非有是火,何以充腹。’”明刘基《养志斋记》:“所以适口充腹者,无不有矣。”
【肆】〔古文〕《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息利切《正韻》悉漬切,音四。《說文》極陳也。《爾雅·釋言》肆,力也。《疏》極力也。《左傳·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註》肆,極也。《周語》藪澤肆旣。《註》肆,極也。旣,盡也。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繫辭》其事肆而隱。《疏》其辭放肆顯露,而所論義理深而幽隱也。《左傳·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註》肆,展放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偷。《註》肆,猶放恣也。又遂也。《書·舜典》肆類于上帝。《傳》肆,遂也。又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