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

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

诗句读音
文匠诗宗师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wén jiàngshī zōngshī
鼎足立世稳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拼音: dǐng zúlìshìwěn

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释义

【文匠】写文章的大家。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求谏》:“若名工文匠,商略詆訶,芜词拙迹,於是乃见。”清唐孙华《送宫恕堂北上》诗:“长安忆昔数追陪,文匠诗豪常满座。”漢

【诗宗】经》而为人们所宗仰的名家。清汪懋麟《<渔洋续集>序》:“国子祭酒济南王先生,产圣人之乡,传申辕之学,为齐鲁诗宗,卓矣!”2.众所敬仰的诗人,诗坛泰斗。唐姚合《寄陕州王司马》诗:“自当臺直无因醉,一别诗宗更懒吟。”宋杨万里《晓望》诗:“不须兼鲍谢,始得擅诗宗。”清钱谦益《仙坛倡和诗》之三:“已悔六时违浄业,谁传四始立诗宗。”

【师】〔古文〕《唐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音獅。《爾雅·釋詁》衆也。《釋言》人也。《郭註》謂人衆也。又天子所居曰京師。《詩·大雅》惠此京師。《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大衆也。又《說文》二千五百人爲師。《周禮·地官》五旅爲師。《註》二千五百人。《詩·大雅》周王于邁,六師及之。《傳》天子六軍。《疏》春秋之時,雖累萬之衆,皆稱師。詩之六師,謂六軍之師。《易·師卦註》多以軍爲名,次以師爲名,少以旅爲名。師者,舉中之言。又《玉篇》範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書·泰誓》作之師。《禮·文王世子》出則有師

【鼎足】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史记·淮阴侯列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彊,鼎足之形成矣。”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汉一蹶不振。”2.引申为匹敌。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王弇州文》:“后之论次明文者,不得不推为一大家。若沧溟孤峭,乃孙樵、刘蜕一流,南溟副墨大函,文涉应付,未足称鼎足焉。”3.指三公之位。汉张衡《南都赋》:“周召之儔,据鼎足焉,以庀王职。”《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君

【立】《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說文》立,住也。《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廣韻》立,行立。《禮·曲禮》立必正方。又成也。《禮·冠義》而後禮義立。又堅也。《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論語》三十而立。又樹立也。《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又置也,建也。《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世】〔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又《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又《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又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又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

【稳】《唐韻》《集韻》《正韻》烏本切,溫上聲。《說文》蹂穀聚也。一曰安也。从禾,隱省。古通用安隱。又《字彙補》叶烏銑切,音偃。《蘇軾·垂雲亭詩》江山雖有餘,亭榭苦難穩。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