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尤民政疏,无庸答宸造

第尤民政疏,无庸答宸造

诗句读音
第尤民政疏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dìyóumín zhèngshū
无庸答宸造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wú yōng2|1chén zào

第尤民政疏,无庸答宸造释义

【第】《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註》用士之次第。又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僞遊雲夢。《註》第,且也,但也。又第宅。《前漢·高帝紀》爲列侯者賜大第。《註》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爲通侯,居列東第。又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有第五、第八等氏。又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爲兄弟字。又《集韻》一曰順也。又《韻會》舊註作苐,非。苐,草也。漢典考

【尤】〔古文〕怣《唐韻》《集韻》羽求切《韻會》疑求切《正韻》于求切,音郵。《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徐曰》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註》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又《廣韻》怨也。《詩·鄘風》許人尤之,衆稚且狂。《左傳·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又最也。《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註》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又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又彗星亦名蚩尤旗。又姑尤,齊東界二水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又姓。

【民政】1.犹政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水》:“汉和帝时,右扶风鲁恭……徵博士侍中,车驾每出,恭常陪乘,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宋梅尧臣《送杨浩秘丞入蜀》诗:“有母不得养,法当之远官。虽曰在民政,孝心寧得安。”《宋史·真宗纪三》:“戊辰,禁内臣出使预民政。”2.民主政体。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亚里斯多德之政治学说》:“然彼非真行民政耳,苟真行民政则进矣。”柳亚子《题<太平天囯战史>》诗:“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3.今指包括选举、行政区划、地政、户政、国籍、民工动员、婚姻登记、社团登记、优抚

【疏】《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梳。《說文》通也。本作。今作疏。《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經解》疏通知遠。又遠也。《詩·大雅》予曰有疏附。《傳》率下親上曰疏附。《箋》疏附,使疏者親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又麤也。《詩·大雅》彼疏斯粺。《箋》疏,麤也。謂糲米也。《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又《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又分也

【无庸】1.无须,不必。《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杜预注:“言无用除之,祸将自及。”《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宋叶适《杨夫人墓表》:“尔学不成,无庸归也。”冰心《寄小读者》十五:“我无庸多说,我病中曾受过几个小朋友的赠与。”2.平庸,无所作为。《魏书·高崇传》:“臣以无庸,谬宰神邑。”唐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结欢良有裕,联寀媿无庸。”宋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有志者以拘挛而废,无庸者以积累而升。”3.没有用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五:“友人有言秦中

【答】〔古文〕畣畗《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音溚。《篇海》竹也。又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又水名。《水經注》婁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又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又《爾雅·釋言》答,然也。 《廣韻》亦作荅。

【宸造】对皇帝的敬称。唐罗隐《谗书·代韦徵君逊宫疏》:“岂知宸造过听,好爵下授,所谓饰猱狖以冠带,饗爰居以酒食者也。”宋欧阳修《辞刑部尚书札子》:“所以屡陈危恳之诚,上干宸造者,正以愿避宠荣,冀全衰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