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濯刬磢,磨灭瑕垢

涤濯刬磢,磨灭瑕垢

诗句读音
磨灭瑕垢平仄:平 仄 平 仄
拼音: mó mièxiá gòu
涤濯刬磢平仄:平 平
拼音: dízhuó|zhàochǎn chuǎng

涤濯刬磢,磨灭瑕垢释义

【磨灭】消失;湮灭。《文选·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儻非常之人称焉。”《汉书》本传作“摩灭”。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復磨灭,碑版谁闻传。”《太平广记》卷三○九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而死兮,无得与吾儔。”清戴名世《<天籁集>序》:“而今裔孙某惧其磨灭,乃介其乡人杨君希洛请序於余,而属为刊而行之於世。”周恩来《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尤其是革命领袖的牺牲,更有他不可磨灭的战绩。”2.销磨。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

【瑕垢】1.耻辱;污点。唐杜甫《入衡州》诗:“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唐韩愈《县齐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2.指玉石的斑疵。亦喻人的缺点、毛病。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琢磨瑕垢,发扬光綵,殆玉人之攻玉,锦工之机锦也。”明李东阳《答陆鼎仪诲言》诗:“陆君多雅怀,指我以瑕垢,翻然为起敬,竦立敛双肘。”

【涤】《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說文》洒也。《詩·豳風》十月滌場。《正義》洗器謂之滌。又旱氣也。《詩·大雅》滌滌山川。又煗風也。《歲華紀麗》風惟滌滌,木漸欣欣。又浩酒也。《周禮·春官》司尊彝凡酒脩酌。《註》脩讀如滌。滌酌,以水和而泲之。今齊人名浩酒曰滌。又養牲室也。《禮·郊特牲》帝牛必在滌三月。又《集韻》徒弔切,音調。亦養牲室也。又《韻補》叶毒藥切,音鐸。《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角切,音濁。《說文》也。《詩·大雅》可以濯罍。《傳》濯,滌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反告濯具。《註》濯,漑也。又洗心亦曰洒濯。《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又《爾雅·釋詁》濯,大也。《詩·大雅》王公伊濯。又光明也。《詩·大雅》鉤膺濯濯。又《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娛遊也。《詩·大雅》麀鹿濯濯。又山無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又飮也。《禮·少儀疏》將飮之,而跪之,曰賜濯。濯,猶飮也。又湖名。《廣輿記》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縣。又《集韻》式灼切,音爍。水貌。又《廣韻》《集

【刬磢】磨刷。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幸丹凤门,大赦天下。涤濯剗磢,磨灭瑕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