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诗句 | 读音 |
---|---|
天书遥借翠微宫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tiān shūyáojiècuì wēi gōng |
天书遥借翠微宫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tiān shūyáojiècuì wēi gōng |
帝子远辞丹凤阙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dì zǐyuǎn|yuàncídān fèng quē |
帝子远辞丹凤阙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dì zǐyuǎn|yuàncídān fèng quē |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释义
【天书】1.帝王的诏书。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天书屡降,手勅仍存。”宋王安石《送孙叔康赴御史府》诗:“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闕。”清周亮工《宋去损以予累客死都门哭送四诗兼贻令嗣峩长》之一:“岭外天书一夜颁,河干令子泣潸潸。”2.道家称元始天尊所说之经,或托言天神所赐之书。《隋书·经籍志四》:“﹝元始天尊所説之经﹞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宋史·真宗纪二》:“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鴟尾上……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
【遥】〔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又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又設辭。《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又與藉耤通。又與假通。《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註》下音假。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義同。 本作,隸省作借,別作徣。漢典考證:〔《釋名》艸履曰不借。《註》言賤易有各自置,不假借也。〕 謹照原文改爲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
【翠微宫】唐宫名。高祖武德八年,于终南山造太和宫。太宗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重行修建,改名翠微宫。后常泛指山间宫殿。唐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诗:“帝子远辞丹凤闕,天书遥借翠微宫。”唐沉亚之《秦梦记》:“亚之於宫,题其门曰‘翠微宫’,宫人呼‘沉郎院’。”明何景明《镜光阁》诗:“翠华无復到,长锁翠微宫。”
【天书】1.帝王的诏书。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天书屡降,手勅仍存。”宋王安石《送孙叔康赴御史府》诗:“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闕。”清周亮工《宋去损以予累客死都门哭送四诗兼贻令嗣峩长》之一:“岭外天书一夜颁,河干令子泣潸潸。”2.道家称元始天尊所说之经,或托言天神所赐之书。《隋书·经籍志四》:“﹝元始天尊所説之经﹞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宋史·真宗纪二》:“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鴟尾上……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
【遥】〔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又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又設辭。《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又與藉耤通。又與假通。《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註》下音假。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義同。 本作,隸省作借,別作徣。漢典考證:〔《釋名》艸履曰不借。《註》言賤易有各自置,不假借也。〕 謹照原文改爲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
【翠微宫】唐宫名。高祖武德八年,于终南山造太和宫。太宗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重行修建,改名翠微宫。后常泛指山间宫殿。唐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诗:“帝子远辞丹凤闕,天书遥借翠微宫。”唐沉亚之《秦梦记》:“亚之於宫,题其门曰‘翠微宫’,宫人呼‘沉郎院’。”明何景明《镜光阁》诗:“翠华无復到,长锁翠微宫。”
【帝子】皇、女英。传说为尧的女儿。《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帝子,谓尧女也。”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洞庭张乐地,瀟湘帝子游。”明徐祯卿《古意》诗:“帝子葬何处,瀟湘云正深。”毛泽东《答友人》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参见“帝娥”。2.帝王之子。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吕岩《敲爻歌》:“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銼鋭分。”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太宗谓尚书左僕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於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辞】《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辭)〔古文〕《唐韻》似兹切《集韻》詳兹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又《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書·呂》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又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又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丹凤阙】;京城。《水浒传》第七一回:“正是猛虎直临丹凤闕,杀星夜犯卧牛城。”汉
【帝子】皇、女英。传说为尧的女儿。《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帝子,谓尧女也。”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洞庭张乐地,瀟湘帝子游。”明徐祯卿《古意》诗:“帝子葬何处,瀟湘云正深。”毛泽东《答友人》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参见“帝娥”。2.帝王之子。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吕岩《敲爻歌》:“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銼鋭分。”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太宗谓尚书左僕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於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辞】《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辭)〔古文〕《唐韻》似兹切《集韻》詳兹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又《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書·呂》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又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又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丹凤阙】;京城。《水浒传》第七一回:“正是猛虎直临丹凤闕,杀星夜犯卧牛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