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朝 | 作者:徐夤 | 诗词类型:唐诗

东原文

紫气天元出故关,大明先照九垓间。鳌山海上秦娥去,
鲈脍江边齐掾还。青帝郊坰平似砥,主人阶级峻如山。
蟠桃树在烟涛水,解冻风高未得攀。

东拼音版

zǐ qì tiān yuán chū gù guān ,dà míng xiān zhào jiǔ gāi jiān 。áo shān hǎi shàng qín é qù ,

紫气天元出故关,大明先照九垓间。鳌山海上秦娥去,

lú kuài jiāng biān qí yuàn hái 。qīng dì jiāo shǎng píng sì dǐ ,zhǔ rén jiē jí jun4 rú shān 。

鲈脍江边齐掾还。青帝郊坰平似砥,主人阶级峻如山。

pán táo shù zài yān tāo shuǐ ,jiě dòng fēng gāo wèi dé pān 。

蟠桃树在烟涛水,解冻风高未得攀。


东作者徐夤简介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注: 校 ⑴夤,《唐才子传》卷一〇作“寅”。 徐夤系唐乾宁元年 (890)进士,授秘书省正字。他的赋被当时文坛誉为“锦绣堆”。《兰陔诗话》有“赋就长安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的记载。唐亡后,他回到家乡,在延寿溪赋闲垂钓。现在溪上片石微露,称为“钓矶… 徐夤详细介绍

东原文及翻译赏析

⑴国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死于国事叫做国殇。殇:原指未成年而死,后泛指死难的人。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⑵操吴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 查看详情

手执吴戈锐呵身披犀甲坚,在车毂交错中与敌人开战。旌旗蔽日呵敌寇蜂拥如云,箭雨纷坠呵将士奋勇向前。敌寇凌犯我军阵呵践踏队列,左骖倒毙呵右骖伤于刀剑。埋定车轮呵拉住战马,拿过玉槌呵擂动鼓点。战气萧杀呵苍天含怒,被残杀的将士呵散弃荒原。既已出征呵就没想过要回返,家山邈远呵去路漫漫。带上长剑呵操起秦弓… 查看详情

  《九歌》是一组祭歌,共11篇,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的再创作。《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