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门上挂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

洞房门上挂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

诗句读音
香水盆中浴凤雏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xiāng shuǐpén1|4yùfèng chú
洞房门上挂桑弧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dòng fángmén shàngguàsāng hú

洞房门上挂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释义

【香水】1.芳香的水。晋张勃《吴录》:“端溪有端山,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水。”唐白居易《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之一:“洞房门上掛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2.泉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魏武陵中有泉谓之香水。”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一説香水在并州香山,其水香洁,浴之去病。”3.佛家供佛的水。用香料和水制成。梵语称“閼伽”。《如意轮仪轨》:“由献閼伽香水故,行者三业清浄,洗染烦恼垢。”4.化妆品名。用香料、酒精和蒸馏水等制成。老舍《茶馆》第三幕:“带点香水,好好喷一气,这里臭哄哄的!

【盆】《唐韻》《集韻》步奔切《韻會》《正韻》蒲奔切,坌平聲。《說文》盎也。《廣韻》瓦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盎或謂之盆。《禮·禮器》盛於盆。《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爲盆,實二鬴。又《史記·藺相如傳》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奉盆缻以相娛樂。《註》盛酒瓦器,秦人鼓之以節歌也。又《前漢·食貨志》募民煑鹽官與牢盆。《註》牢,價値。盆,煑鹽器。又《汲冢周書》堂後東北爲赤奕焉,浴盆在其中。又《苟子富國篇》土生五穀,人善治之,則畝數盆。《註》當時以盆爲量也。又《釋文》淹也。《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置繭盆中,以手三次淹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浴】《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說文》洒身也。《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註》浴用湯。又借爲潔治意。《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又《夏小正》十月黑鳥浴。黑鳥,烏也。浴謂乍上乍下也。又水名。《山海經》泰冒之山,浴水出焉。又隂山,濁浴水出焉。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又《韻補》叶欲屑切,音悅。《蘇軾·月硯銘》其受水者哉生明,而運墨者旁死魄。忽雲之霮,觀玉兔之沐浴。 《集韻》或作。

【凤雏】1.幼凤。《洞冥记》:“方朔再拜於帝前曰:‘臣东游万林之野,获九色凤雏。’”晋王嘉《拾遗记·周》:“﹝成王﹞四年,旃涂国献凤雏。”2.比喻俊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晋书·陆云传》:“幼时,吴尚书广陵閔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明孙仁孺《东郭记·井上有李》:“黄泉不免惭蚯蚓,竹实应堪比凤雏。”3.古曲名。即《凤将

【洞房】1.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楚辞·招魂》:“姱容修态,絚洞房些。”唐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市言唯恐田园陂地之不广也,簪珥羽鈿之不侈也,洞房綺闥之不邃也。”《老残游记》第九回:“搬来搬去,也很费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2.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唐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二十年以前,男女总要在入洞房以后,才说到爱情。”

【门上】1.即门上人。明屠隆《綵毫记·散财结客》:“列位想都是要见李太白先生的,求门上通报,大家进见。”《红楼梦》第九十回:“以后吩咐了门上,不许传进这种人来。”《文明小史》第二回:“等到中饭吃过,便有学老师託了门上拿着手本上来,请示几时补考武童。”参见“门上人”。2.指住所。《西游记》第二八回:“他两个化斋来,一定寻师父吃;寻不着,一定寻着我门上。”3.门前;门口。吴组缃《山洪》五:“豆腐店的门上和店堂里挤了许多人,进进出出,很是杂乱。”

【挂】《唐韻》《集韻》《韻會》古賣切《正韻》古畫切,音卦。《說文》畫也。《正字通》圭从二土,有畺畫義。又《玉篇》懸也。《儀禮·少牢禮》挂於季指。《戰國策》無把銚挂耨之勢,而有積栗之實。通作掛。又剛挂,矢鏃名。《潘岳·射雉賦》屬剛挂以潛擬。《註》一作罫。又《集韻》胡卦切,音畫。礙也。同罫。與絓通。又涓畦切,音圭。別也。《莊子·漁父篇》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或作刲。一曰中鉤取物也。(掛)《唐韻》《集韻》《韻會》古賣切《正韻》古畫切,音卦。別也。又揲筮,置著小指閒也。《易·繫辭》掛一以象三。《註》置而不用曰掛

【桑弧】1.“桑弧蓬矢”的略语。唐白居易《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句和之》之一:“洞房门上掛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鶵。”宋范成大《东宫寿诗》:“铜律谐初度,桑弧絶旧传。”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赏》:“休长恁林壑投閒,须早把桑弧射远。”清姚鼐《王禹卿七十寿序》:“桑弧之日,不可以酒醴称觴。”参见“桑弧蓬矢”。2.以桑木作的弓。亦泛指坚弓利箭。宋范成大《园林》诗:“铁砚磨成双鬢雪,桑弧射得一绳麻。”元张宪《戏赠乍浦税使歌》:“故人本是西河夫,杀贼得官心气麤,如何临难乃无勇,不敢东向鸣桑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