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变林樾,南亩事耕犁

东风变林樾,南亩事耕犁

诗句读音
南亩事耕犁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nán mǔshìgēng lí
东风变林樾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dōngfēng biànlín yuè

东风变林樾,南亩事耕犁释义

【南亩】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穀。”汉桓宽《盐铁论·园池》:“夫如是,匹夫之力尽於南亩,匹妇之力尽於麻枲。”唐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宋王安石《感事》诗:“乡邻銖两徵,坐逮空南亩。”清方文《响山访梅杓司及令弟崑白各赋》之一:“孤村南亩外,九载始重过。”漢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

【耕犁】“耕犂”。耕田犁地。泛指耕作。《三国志·吴志·薛综传》:“乃教其耕犂,使之冠履。”唐孟郊《寒溪》诗:“幽幽棘针村,冻死难耕犂。”宋李纲《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復伤?”汉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风变】1.指狂风或风灾。唐陆敬《游隋故都》诗:“水鬭宫初毁,风变鼎将迁。”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之西,旧有核桃、枣树数株,乃二百餘年所培植者,逆贤因天启二年夏风变,伐去,以便跑马耳。”萧红《生死场》三:“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2.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隋王通《中说·事君》:“敢问列国之风变,伤而不怨,郡县之政变,怨而不伤,何谓也?”参见“变风”。漢

【林樾】间隙地。唐皮日休《桃花坞》诗:“夤缘度南岭,尽日寄林樾。”宋朱熹《西寮》诗:“畬田种胡麻,结草寄林樾。”清杜岕《游嘉善寺》诗:“旭日穿林樾,嵐光宕屋檩。”清魏源《重游百泉》诗:“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许地山《缀网劳蛛》:“她看见一个人携着她底女儿从海边上来,穿过林樾,一直走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