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文昌伯,志气为我倾
东邻文昌伯,志气为我倾释义
【志气】神。《庄子·盗跖》:“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託,亦不可夺也。”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2.志向和气概。《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於学,将相之器也。”唐刘禹锡《效阮公体》诗之一:“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闻蜚娥﹞模样虽是娉婷,志气赛过男子。”峻青《海啸》第一章:“好孩子,有志气
【为我】战国时期杨朱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东邻】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仲由之菽,甘于东邻之牲。”唐元结《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阿松东邻子金荣与焉。”2.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唐李白《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五代阎选《浣溪沙》词:“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3.
【文昌】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元嘉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