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诗句读音
中散虱空爬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九麻
拼音: zhōng sànshīkōng|kòng|kǒngpá
东门牛屡饭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ōng ménniúlǚfàn

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释义

【中散】大夫的省称。三国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称之。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南朝梁江淹《恨赋》:“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饮,素琴晨张。”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龟年喧笛管,中散闹筝琶。”典

【虱】《直音》與蝨同。《篇海》作虱。又《釋典》佉盧虱吒,隋言驢脣,仙人名也。虱字从从虫作。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巴切,音琶。《廣韻》搔也。《韓愈·進學解》羅剔抉。又《月蝕詩》沙脚手鈍。又姓。《廣韻》本杞東樓公之後,避難攺焉,西魏襄州刺史爬秀。 《廣韻》或作把。《韻會》或作杷。

【东门】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汉张衡《东京赋》:“西阻九阿,东门于旋。”清王鸣盛《蛾术编》卷四十:“汉唐时州郡多在京师之东,士大夫游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东门。”2.复姓。春秋鲁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后因以为姓氏。汉有东门云。

【牛】《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平聲。《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黃帝服牛乗馬。《易·无妄》或繫之牛。又《說卦》坤爲子母牛。《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又樹化牛。《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又官名。《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又牽牛,宿名。《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註》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饭】《廣韻》扶晚切《集韻》《韻會》父遠切,音笲。《玉篇》餐飯也。《禮·曲禮》飯黍毋以箸。又《文王世子》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又《儀禮·少牢饋食禮·尸又食註》或言食,或言飯。食,大名,小數曰飯。《疏》食大名者,以其論語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數曰飯者,此少牢特言三飯五飯九飯之等,據一口謂之一飯,五口謂之五飯等,據小數而言,故云小數曰飯。又《論語》亞飯、三飯、四飯。《註》以樂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晝食、晡食、暮食,凡四飯,諸侯三飯,大夫再飯。又指本。《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掔自飯持之。《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