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
诗句 | 读音 |
---|---|
赋到此翁无古人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fùdàocǐwēngwúgǔ rén |
东坡居士妙言语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dōng pō jū shìmiàoyán yǔ |
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释义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翁】《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音螉。《說文》頸毛也。《玉篇》鳥頸下毛。《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註》孟康曰:翁,鴈頸。又《玉篇》飛貌。又《廣雅》翁,父也。《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又《玉篇》老稱。《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註》年老頭禿也。又姓。《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又《集韻》《正韻》鄔孔切,音。《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釋文》翁,音嗚動反。一音於勇反。又《韻補》葉烏光切。《道藏歌》霄駢縱橫舞。紫蓋託朱方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古人】1.古时的人。《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汉班昭《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唐韩愈《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閲时俗之所服。”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郭小川《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高祖之庙乎!”颜师古注:“古人谓先人。”宋苏轼《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张师厚久已死,今年子立復为古人,哀哉!”《初刻
【东坡居士】名文学家苏轼之号。《宋史·苏轼传》:“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軾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於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苏子瞻謫黄州,居州之东坡,作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后人遂目子瞻为东坡。”一说,苏轼谪居黄州时慕唐白居易贬忠州刺史时尝闲步东坡,并有《东坡种花》、《步东坡》等诗,因自号东坡居士。宋洪迈《容斋三笔·东坡慕乐天》:“苏公责居黄州,始自称东坡居士,详攷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非‘东坡’之名偶尔暗合也。”汉
【妙】《廣韻》《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廟。神妙也。《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又少年也。《杜甫詩》明公獨妙年。又纖媚也。《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又姓。見《姓苑》。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漢·三老袁君》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漢典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卦。 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
【言语】说话;说。《易·颐》:“《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水浒传》第六九回:“史进只不言语。”《红楼梦》第四三回:“宝兄弟明儿断不可不言语一声儿,也不传人跟着,就出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五:“以后出去,言语一声,别这么大咧咧的甩手一走!”2.吩咐;命令。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一折:“俺员外言语,着我来悔这门亲事。”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自家张千是也。奉老爷的言语,押着王月英到相国寺里去。”《水浒传》第三三回:“这兵马都监黄信上厅来,领了知府的言语,出来点起五十箇壮健军汉,披掛了衣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