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七月篇,万古真文章

东山七月篇,万古真文章

诗句读音
东山七月篇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dōng shānqī yuèpiān
万古真文章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wàn gǔ1wénzhāng

东山七月篇,万古真文章释义

【东山】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玉汝有爱妾刘氏,将行,剧饮通夕……刘贡父,玉汝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嫖姚不復顾家为,谁谓东山久不归。’”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2.《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赵岐注:“东山,盖鲁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鲁地。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3.据《晋书

【七月】风》中的一首。反映西周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宋梅尧臣《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清王鸣盛《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万古】1.犹远古。《宋书·顾觊之传》:“皆理定於万古之前,事徵於千代之外。”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明陈子龙《谒禹陵》诗:“万古终河洛,其咨永不忘。”2.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北齐书·文宣帝纪》:“﹝高洋﹞詔曰:‘朕以虚寡,嗣弘王业,思所以赞扬盛绩,播之万古。’”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明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掛齿牙耶!”艾青《芦笛·笑》:“如能捡得那样的一颗

【真】同眞。俗字。

【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又《易·坤卦

【章】《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又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又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又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又《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又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