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
诗句 | 读音 |
---|---|
谁拙谁才 | 平仄: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六咍 拼音: 2zhuōcái |
六朝人物 | 平仄:仄 平 平 仄 拼音: liù cháorén wù |
都休问 | 平仄:平 平 仄 拼音: dū|dōuxiū wèn |
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释义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拙】〔古文〕《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梲。讀若專入聲。《說文》不巧也。《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戰國策》敎人而不能,則謂之拙。又《釋名》屈也。使物否屈,不爲用也。《史記·范睢傳》楚之鐵劒利,而倡優拙。
【才】《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又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質也,力
【六朝】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史称为六朝。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六九:“祗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宋史·张守传》:“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清黄遵宪《元武湖歌和龙松岑》:“莽莽六朝兴废事,珠楼綺阁未渠央。”2.指魏、晋、后魏、北齐、北周和隋。这些朝代皆建都北方,称为北朝六朝。三国至隋统一前后三百馀年的历史时期亦统称为“六朝”,如:六朝建筑、六朝书法,皆兼举南北六朝而言。典
【人物】1.人与物。《庄子·庚桑楚》:“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成玄英疏:“夫至人虚心顺世,与物同波。”《隋书·律历志上》:“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明张纶《林泉随笔》:“言天地人物之理,固不随一人而存没也。”2.指人与财物、财富。《后汉书·段颎传》:“今先零杂种,累以反覆,攻没县邑,剽略人物,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宋兴百三十年,四方无虞,人物岁滋。”3.特指人与其他动物。康有为《
【都】〔古文〕《唐韻》當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東徒切,音闍。《廣韻》天子所宮曰都。《周禮·地官·小司徒》四縣爲都。又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左傳·隱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又卿大夫食采之邑亦曰都。《禮·坊記》制國不過千乗,都城不過百雉。又《正韻》美也,盛也。《詩·鄭風》洵美且都。《前漢·司馬相如傳》車從雍雍,閒雅甚都。又歎美之辭。《書·臯陶謨》臯陶曰都。又《正韻》居也。《東方朔·客難》身都卿相之位。又《廣韻》總也。《曹丕·與吳質書》頃撰遺文,都爲一集。《韓愈·答崔立之
【休问】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南海,与领守儿孝德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2.好的声誉。唐柳宗元《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范氏传真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