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雨残云千里隔,琼枝璧月四时新
诗句 | 读音 |
---|---|
琼枝璧月四时新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qióng zhībì yuèsìshí xīn |
断雨残云千里隔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入二十一麥 拼音: duàn yǔ cán yúnqiān lǐgé |
断雨残云 |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duàn yǔ cán yún |
千里隔 | 平仄:平 仄 平 韵脚:入二十一麥 拼音: qiān lǐgé |
断雨残云千里隔,琼枝璧月四时新释义
【琼枝】传说中的玉树。《楚辞·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洪兴祖补注:“琼,玉之美者。《传》曰: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天为生树,名曰琼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围,以琳琅为实。”明杨慎《艺林伐山·琼枝旃檀》:“佛经云:琼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比之圣贤,欲无德不备;喻之诗文,欲无字不二也。”2.喻嘉树美卉。唐王涯《望禁门松雪》诗:“金闕晴光照,琼枝瑞色封。”金元好问《同漕司诸人赋红梨花》诗之二:“琼枝玉蘂静年芳,知是何人与点粧。”明沉璟《义侠记·取威》:“看琼枝玉树,偏将冻蕊争开。”冰心《庄鸿的姊姊》:
【璧月】美称。南朝梁简文帝《慈觉寺碑序》:“龙星啟曜,璧月仪天。”前蜀韦庄《咸通》诗:“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鲁迅《而已集·谈“激烈”》:“今是中秋,璧月澄澈。”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时新】1.应时而鲜美的东西。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好酒多芳气,餚味厌时新。”2.犹时髦。唐元稹《离思》诗之三:“红罗着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一折:“则我这髻鬟云鬢,更和这玉搔珠结应时新。”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家人都穿得很时新。”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唐孟郊《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隔】《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又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又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唐孟郊《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隔】《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又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