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归晚,解说心中事,月下短笛
诗句 | 读音 |
---|---|
月下短笛 | 平仄:仄 仄 仄 平 拼音: yuè xiàduǎn dí |
解说心中事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jiě shuōxīn zhōngshì |
独归晚 | 平仄:平 平 仄 韵脚:上二十阮 拼音: dúguīwǎn |
独归晚,解说心中事,月下短笛释义
【月下】月光之下。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宋文同《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元刘因《采石图》诗:“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清阮大鋮《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2.指月下老人。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月下老人”。
【短笛】1.古横吹管乐器,竹制。《晋书·律历志上》:“歌声浊者,用长笛长律;歌声清者,用短笛短律。”宋陈旸《乐书》卷一四九:“今乐府所用短笛长尺有咫。”2.泛指短小的笛。宋雷震《村晚》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刘半农《回声》诗:“他拿着支短笛,应着潺潺的流水声,呜呜的吹着。”3.西洋管乐器名。
【解说】1.疏解说项。汉荀悦《汉纪·景帝纪》:“梁内史韩安国亦因长公主解説,梁王卒得不治。”刘揆一《黄花岗之役》:“天津、保安之驻军,亦相继而起,袁乃借口北方不得不赖一己之坐镇。蔡汪两专使亦电南京,为之解説,于是参议院议允袁在北京就职。”2.解释说明。《后汉书·杨厚传》:“统作《家法章句》及《内讖》二卷解説。”宋晏殊《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儂家解説黄葵艷。”清李渔《风筝误·遣试》:“这样诧异的事,教我也解説不来。”巴金《家》三二:“他的解说很动人,这是经过整夜准备的。”舒解欢悦。《诗·小雅·何人斯》“尔还
【心中】中心点。《墨子·经说上》:“捷与狂之同长也,心中自是往相若也。”孙诒让间诂:“规画其边,周匝成圜形,则自圜边为多线,以往凑中点,其长诸线必正相等,此即同长相若之义。”2.心里。《国语·晋语二》:“使百姓莫不有藏恶於其心中。”晋欧阳建《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惻惻心中酸。”《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太太也觉心中颇有所感,忍泪含笑劝解。”典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
【独】《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說文》犬相得而。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又獨,獸名。詳前字註。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又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又《廣韻》複姓有獨
【晚】〔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zdic.net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