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与命违,末路忆柴扉

多才与命违,末路忆柴扉

诗句读音
多才与命违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duō cáiyǔ|yù|yúmìng2
末路忆柴扉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mò lùyìchái fēi

多才与命违,末路忆柴扉释义

【多才】谓富于才智。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2.借指富有才能的人。《天雨花》第一回:“出了南门园外临,多才下马花园外,进门观玩洛阳春。”3.指意中人。多用于女指男。元徐再思《沉醉东风·春情》曲:“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箇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臺。”汉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鳴去聲。《説文》使也。《書·堯典》乃命羲和。又《玉篇》敎令也。《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說命》王言惟作命。《易·泰卦》自邑告命。《增韻》大曰命,小曰令。上出爲命,下稟爲令。又《爾雅·釋詁》命,告也。又《易·乾卦》各正性命。《疏》命者,人所稟受。《說卦》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註》命者,生之極。《左傳·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疏》命雖受之天地,短長有本,順理則壽考,逆理則夭折,是以有動作禮義威

【违】《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說文》離也。《廣韻》背也。《書·堯典》靜言庸違。《註》行事則違背之也。又《正韻》避也,去之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知難而避也。《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註》違猶去也。《論語》違之之一邦。又《韻會》奔放曰違。《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又邪惡也,過失也。《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又蓄怨也。《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又《韻

【末路】最后一段路程。《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难。”2.朝代的末期。汉邹阳《上书吴王》:“臣闻秦倚曲臺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人不犯,兵加胡越;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谷,咸阳遂危。”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吕文穆园》:“公卿大夫方进於朝,放乎以一己之私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3.晚年;老年。《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李周翰注:“末,衰也。衰老始得逢令弟。”《北史·崔延伯传》:“延伯末路,功名尤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唐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清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洪深《申屠氏》第三本:“方蛟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