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真堪怪,秋深杜宇啼

咄咄真堪怪,秋深杜宇啼

诗句读音
咄咄真堪怪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六怪
拼音: duō duō1kānguài
秋深杜宇啼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qiū shēndù yǔtí

咄咄真堪怪,秋深杜宇啼释义

【咄咄】感叹声。表示感慨。《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晋陆机《东宫》诗:“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唐李益《北至太原》诗:“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2.感叹声。表示责备或惊诧。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其姊﹞咄咄责妹曰:‘何处无婚姻,必欲与我共一壻?’”《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3.呼驴马等牲畜之声。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汉

【真】同眞。俗字。

【堪】《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又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又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又《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又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又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又《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又《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 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怪】《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乖去聲。《說文》異也。《增韻》奇也。《風俗通》怪者,疑也。《白虎通》異之言怪也。凡行之詭異曰怪。《中庸》索隱行怪。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書·禹貢》鉛松怪石。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揚子·太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又怪哉,驚歎之詞。又姓。《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又通作傀。《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註》傀猶怪也。舊音怪。俗遂作怪。又叶古僞切,音貴。《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易林》五心六

【秋深】深秋。指晚秋时节。南朝陈陈叔齐《籁纪》:“擣衣者,秋深治衣之声也。”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唐李绅《重别西湖》诗:“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杜宇】中的古代蜀国国王。《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引汉扬雄《蜀王本纪》:“荆人鳖令死,其尸流亡,随江水上至成都,见蜀王杜宇,杜宇立以为相。杜宇号望帝,自以德不如鳖令,以其国禪之,号开明帝。”清赵翼《清流关》诗:“开边渡澜沧,得国承杜宇。”2.即杜鹃鸟。据《成都记》载:杜宇又曰杜主,自天而降,称望帝,好稼穑,治郫城。后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宋王安石《杂咏绝句》之十五:“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信呵去那緑杨影里听杜宇,一声声道‘不如归去。’”《红楼梦》第七十回:“一声杜宇春归

【啼】〔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