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消减,宋玉连墙,茂陵同里
诗句 | 读音 |
---|---|
茂陵同里 | 平仄: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mào língtóng|tònglǐ |
宋玉连墙 |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sòng yùlián qiáng |
多情消减 | 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duō qíngxiāo jiǎn |
多情消减,宋玉连墙,茂陵同里释义
【茂陵】1.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2.陵墓名。(1)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殯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2)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3.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宋玉】人,辞赋家。或称是屈原弟子,曾为楚顷襄王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宋玉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唐张鷟《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儔;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韩娥宋玉,见则愁生;絳树青琴,对之羞死。”宋周邦彦《红罗袄·秋悲》词:“楚客忆江蘺,算宋玉未必为秋悲。”明陈所闻《闺思》曲之一:“销魂鶯燕偏拖逗,不知宋玉何缘独怨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宋玉墙边过,定是潘安车
【连墙】邻。《列子·仲尼》:“与南郭子连墙二十年,不相謁请。”宋何薳《春渚纪闻·漆烟对胶》:“庚子寇乱,余避地嘉禾,復与珪连墙而居,日为余言胶法。”清厉鹗《张东扶移居瑞石山麓》诗:“连墙恨未能,来往共岁晏。”
【多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唐何兆《玉蕊花》诗:“惟有多情天上雪,好风吹上緑云鬟。”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红楼梦》第十六回:“谁知爱势贪财的父母,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郭小川《厦门风姿》诗:“相思树呵相思树,用你那多情的手儿指指路。”2.指钟情的人。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宋苏轼《蝶恋花》词:“墙里鞦韆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消减】1.减少;降低标准。宋范成大《元日马上二绝》之一:“年来万事都消减,惟有牀头历日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塲輒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五:“所以诗句中理智的成分加多时,诗句的韵律格式,必有牺牲消减。”2.谓消瘦。元朱庭玉《祅神急·闺思》套曲:“美容姿消减做瘦形骸。”明吴中情奴《相思谱》第六折:“姐姐,你这两日越发消减了,须自保重,便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