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 诗句 | 读音 |
|---|---|
| 魂梦亦凄凉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ún mèngyìqī liáng |
| 多少风前月下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uō shǎofēng qián yuè xià |
| 迤逦天涯海角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ǐ lǐtiān yá hǎi jiǎo |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释义
【魂梦】梦魂。唐李嘉祐《江湖秋思》诗:“嵩南春徧伤魂梦,壶口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于大郊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清方文《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典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凄凉】寂寞冷落。唐元稹《酬乐天书怀见寄》诗:“仍云得诗夜,梦我魂悽凉。”清昭槤《啸亭杂录·三姓门生》:“纪晓嵐参政时作诗讥之云:‘……赫奕门楣新吏部,悽凉池馆旧中堂。’”1.孤寂冷落。南朝梁沉约《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凄凉霜野,惆悵晨鵾。”唐皎然《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诗:“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金赵献之《浣溪沙》词:“落木萧萧风似雨,疎櫺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2.悲凉。唐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緜邈,览古情凄凉。”宋司马光《咏史》之三:“《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清李渔《
【多少】指数量的大小。《管子·七法》:“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检厉,勤於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新唐书·东夷传·日本》:“至煬帝,赐其民锦綫冠,饰以金玉,文布为衣,左右佩银蘤,长八寸,以多少明贵贱。”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屠苏酒》:“正月朔旦,出药置酒中煎,数沸,於东向户中饮之,先从少起,多少任意。”《三侠五义》第二回:“有此三不教,束修不拘多少。故此无人敢请。”2.犹多、许多。《汉书·刑法志》:“今郡国被刑而
【风前月下】《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牀。”后以“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又作谜云:‘常随措大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金马钰《踏云行》词:“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
【迤逦】亦作“迤里”。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南朝齐谢朓《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宋柳永《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丁玲《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元朱庭玉《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3.斜延貌;延伸貌。宋苏轼《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银林堰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东三省、内外蒙古迤邐而至新疆,又在在与俄接壤。”4.缓行貌。《古今小
【天涯海角】远的地方。亦形容彼此相隔极远。唐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只可惜老弟来迟了一步,他不日就要天涯海角,远走高飞,你见他不着了!”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三章:“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意志相通,咱们是不会分离的!”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