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诗句 | 读音 |
---|---|
未知真是赏中秋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èizhī|zhìzhēn shìshǎngzhōng qiū |
多少楼台罗绮席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duō shǎolóutái|tāiluó qǐxí |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释义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真是】1.真对,绝对的正确。《庄子·知北游》:“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汉东方朔《七谏·怨世》:“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金王若虚《文辨》:“夫文章惟求真是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元段克己《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纷纷世上无真是,弃置从渠若秋扇。”2.确实是,的确。《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渐渐到了十六七岁,出落得唇红齿白,目秀眉清,真是何郎傅粉三分白,荀令留裾五日香。”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冰
【赏】《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說文》賜有功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註》賞,猶勸也。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又凡貽與者亦曰賞。《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又姓。《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中秋】五日。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宋吴自牧《梦粱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俺两口儿今年做一个中秋八月圆。”老舍《四世同堂》三九:“在他的端阳节那组卡片中,五毒饼正和中秋的月饼与年节的年糕一样,是用红字写着的。”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司裘》:“中秋献良裘。”郑玄注:“中,音仲。”唐顾况《望初月简于吏部》诗:“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叶圣陶《饭》:“这时候正是中秋的天气。”
【多少】指数量的大小。《管子·七法》:“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检厉,勤於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新唐书·东夷传·日本》:“至煬帝,赐其民锦綫冠,饰以金玉,文布为衣,左右佩银蘤,长八寸,以多少明贵贱。”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屠苏酒》:“正月朔旦,出药置酒中煎,数沸,於东向户中饮之,先从少起,多少任意。”《三侠五义》第二回:“有此三不教,束修不拘多少。故此无人敢请。”2.犹多、许多。《汉书·刑法志》:“今郡国被刑而
【台】《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怡。《爾雅·釋詁》台,我也。《又》予也。《書·禹貢》祇台德先。《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又《說文》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又《揚子·方言》養也,晉衞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魯之閒曰台。又《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胎。《廣韻》三台星。亦作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中註》司中三能,三階也。《疏》武陵太守星傳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爲太尉,中台司中爲司徒,下台司祿爲司空,史漢皆作三能。又姓。北史有台氏。又天台,山名,在會稽
【罗绮】绮。多借指丝绸衣裳。汉张衡《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唐李白《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宋柳永《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清李渔《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3.喻繁华。明夏完淳《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扬州,不辨秦灰十二楼。”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席】〔古文〕《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又《玉篇》安也。又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