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

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

诗句读音
官材咸有秩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guān cáixiányǒu zhì
多士若鸳鸿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duō shì4|3yuān hóng

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释义

【官材】亦作“官才”。1.按照才能授予官职;任用有才能的人为官。《礼记·王制》:“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郑玄注:“辨其论,官其材,观其所长。”孔颖达疏:“观其材能高下,知其堪任何官,是準拟其官以其材,故云官材也。”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官才任贤,羣善必举。”《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銓衡专於臺阁,上之分也;孝行存乎閭巷,优劣任之乡人,下之叙也。”2.作官者的才能。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周进士必辨官材,汉弟子员必仪状端正,唐文武选必体貌丰

【咸】《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又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又《易·雜卦》咸,速也。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又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又星名。

【有秩】穷。《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高亨注引王引之《经传释词》:“秩,大也。”汉张衡《东京赋》:“登圣皇於天阶,章汉祚之有秩。”2.古代乡官名。汉承秦制,乡五千户则置有秩,秩百石,掌管一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后汉书·百官志五》:“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

【多士】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寧。”晋卢谌《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唐白行简《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清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若】〔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又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又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又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

【鸳鸿】1.鵷鶵和鸿雁。比喻贤人。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鸳鸿不易狎,龙虎未宜驯。”仇兆鳌注:“鸳小鸿大,两物不伦,当作鵷鸿。《庄子》:‘鵷鶵发於南海,飞於北海。’此与鸿飞冥冥,举翅摩天者正相类。”鸳,一本作“鵷”。唐章孝标《钱塘赠武翊黄》诗:“鸳鸿待侣飞清禁,山水缘情住外州。”2.比喻同僚。唐李涉《六叹》诗之一:“风月频惊桃李时,沧波久别鸳鸿侣。”宋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清白成家计,操修达圣聪。即徵归家闕,清秩冠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