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皋夔与周召,十分结裹后村翁

多谢皋夔与周召,十分结裹后村翁

诗句读音
多谢皋夔与周召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duō xiègāo kuíyǔ|yù|yúzhōu zhào
十分结裹后村翁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í fēnjié guǒhòucūn wēng

多谢皋夔与周召,十分结裹后村翁释义

【多谢】1.殷勤问候。晋陶潜《赠羊长史》诗:“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綺与甪,精爽今何如?”2.感谢。南唐李煜《柳枝》词:“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宋范成大《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之二:“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却须多谢朝来雨,洗浄明湖镜里天。”明唐顺之《与田巨山提学书》:“约之过敝邑,寄到手书嘉惠,多谢雅意。”刘半农《在一家印度饭店里》诗:“多谢你,你给我这些个。”3.犹言郑重告诉;殷切嘱咐。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余冠英注:“谢,告。多谢,犹言郑重告诉。”《乐府

【皋夔】夔”。皋陶和夔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夔是虞舜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贵接皐夔步,深窥龙凤姿。”元耶律楚材《用曹桢韵》:“收拾琴书我归去,朝庭人物有皋夔。”清惜秋旅生《维新梦》:“老太师,数十载鞠躬尽瘁,朱颜緑鬢,不愧我的皋夔。”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周召】邵”。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两人分陕而治,皆有美政。《礼记·乐记》:“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戚宋万於两楹兮,废周邵於遐夷。”王逸注:“周,周公旦也;邵,邵公奭也。”唐张说《诏宴薛王山池序》:“《二南》迈周召之风,百辟形金石之咏者也。”清金农《怀甬东邢十九叔秋试》诗之二:“白头未嫁守家机,周召餘风好发挥。”

【十分】划分。《周礼·考工记·凫氏》:“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是故大钟十分其鼓间,以其一为之厚;小钟十分其鉦间,以其一为之厚。”2.犹十成。汉班固《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寧见他又走不动,因此十分中只有五分防他。”3.充分,十足。唐白居易《和<春深>》诗之十四:“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家。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宋苏辙《书传灯录后》:“若执斧问之而缩颈畏避,则十分凡夫,无足取矣!”元黄庚《江村》诗:“十分春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结裹】1.装束;打扮。宋刘克庄《沁园春·和林卿韵》词:“谢锦袍打扮,佯狂太白;黄冠结裹,老大知章。”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诗难处在结裹,譬如番刀,须北人结裹,若南人便非本色。”2.犹结果。宋丁谓《丁晋公谈录》:“二哥尝言结裹姊妹兄弟亦住不得,必不可矣。”明唐顺之《答王鉴川兵备书》:“即且携家远去,寻一人跡不到之山结裹此身。”参见“结果”。

【村翁】杜甫《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元张可久《沉醉东风·静香堂看雨》曲:“乘落日,村翁捕鱼;感西风,倦客思鱸。”清郑燮《再到西村》诗:“送花邻女看都嫁,卖酒村翁兴不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