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维舟处,相留接静吟
诗句 | 读音 |
---|---|
多谢维舟处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duō xièwéizhōuchǔ|chù |
相留接静吟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xiāng|xiàngliújiējìngyín |
多谢维舟处,相留接静吟释义
【多谢】1.殷勤问候。晋陶潜《赠羊长史》诗:“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綺与甪,精爽今何如?”2.感谢。南唐李煜《柳枝》词:“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宋范成大《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之二:“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却须多谢朝来雨,洗浄明湖镜里天。”明唐顺之《与田巨山提学书》:“约之过敝邑,寄到手书嘉惠,多谢雅意。”刘半农《在一家印度饭店里》诗:“多谢你,你给我这些个。”3.犹言郑重告诉;殷切嘱咐。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余冠英注:“谢,告。多谢,犹言郑重告诉。”《乐府
【维】《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說文》車蓋維也。又《博雅》係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維,繫也。《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又《詩·小雅》四方是維。《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註》維,猶連結也。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註》維,所以繫船。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又
【舟】《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船也。《釋名》舟言周流也。《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爾雅·釋水》天子造舟。《註》比船爲橋。《又》諸侯維舟。《註》維連四船。《又》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又》士特舟。《註》單船。《揚子·方言》關西謂之船,關東謂之舟。今吳越皆謂之船。《世本》黃帝臣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呂氏春秋》虞姁作舟。《山海經》滛梁生番禺,是始爲舟。《物理論》化〈彳瓜〉作舟。《束皙·發蒙記》伯盆作舟。又《正韻》載也。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接】《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又《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又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又《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中飮水,故接連其手。又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又捷也。《禮·
【吟】〔古文〕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音切,音崟。《說文》呻也。《廣韻》歎也。又《增韻》哦也,咏也,鳴也。《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戰國策》晝吟宵哭。《楚辭·漁父》行吟澤畔。《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註》吟咏長在人口也。《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註》謂語吃不能明了。又姓。《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又音含。《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又《集韻》牛錦切,音僸。《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