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博而详,伟词亦能铸
读书博而详,伟词亦能铸释义
【读书】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唐韩愈《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四:“正是王先生的声音,原来王先生在读书哩。”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孔颖达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4.上学;学习功课。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
【博】《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邦入聲。《說文》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聲。《徐曰》十者,成數也。《玉篇》廣也,通也。《增韻》普也。《荀子·修身篇》多聞曰博。又《韻會》貿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又六博,局戲。《家語》君子不博,爲其兼行惡道故也。又州名。《韻會》春秋,齊之聊攝隨爲博州。又姓。《韻會》古有博勞,善相馬。
【详】《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翔。《說文》審議也。《玉篇》審也,論也,諟也。《增韻》語備也。《書·蔡仲之命》詳乃視聽。《傳》審也。《詩·衞風》中冓之言,不可詳也。《傳》詳言之也。《穀梁傳·襄二十九年》詳其事,賢伯姬也。《史記·封禪書》其詳不可得而記聞。《前漢·儒林傳》詳延天下方聞之士。《註》詳,悉也。又善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疏》詳者,善也。進退不定,非爲善也。《釋文》王肅作祥。《左傳·成十六年》詳以事神。《註》詳,祥也。又善用心曰詳。《公羊傳·宣十二年》不赦不詳。又
【伟词】”。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能】《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
【铸】〔古文〕《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說文》銷金成器也。《玉篇》熔鑄也。《左傳·宣三年》鑄鼎象物。《註》象所圖物,著之於鼎。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將鑄無射。又國名。《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鑄。《註》鑄國,濟北蛇丘縣所治。又地名。《後漢·郡國志》濟北國有鑄鄕城。又與祝通。《禮·樂記》封帝堯之後于祝。《註》祝,或爲鑄。又姓。《姓苑》堯後。以國爲氏。又《字彙補》照秀切,音呪。《淮南子·俶眞訓》今夫冶工之鑄器。《註》鑄,讀作祝。z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