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
诗句 | 读音 |
---|---|
杜叟子何人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dùsǒuzǐhé|hē|hèrén |
长啸万物表 | 平仄:平 仄 仄 仄 仄 韵脚:上三十小 拼音: cháng xiàowàn wùbiǎo |
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释义
【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動五切,音。《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又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又《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繚之兮杜蘅。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又澀也。又《本草》杜仲,藥名。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又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
【叟】〔古文〕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后切,音藪。《說文》老也。又《集韻》《韻會》《正韻》疎鳩切,音搜。叟叟,淅米聲。《詩·大雅》釋之叟叟,蒸之浮浮。《註》釋,淅米也。叟叟,聲也。《集韻》或作溞,通作溲。又《正韻》先侯切,漱平聲。尊老之稱。《劉琨·贈盧諶詩》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濱叟。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又《集韻》蘇遭切,音騷。同搜。搜搜,動貌。或省作叟。ZDIC.NET汉典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长啸】。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三国魏曹植《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唐牛僧孺《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宋苏轼《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3.钟之别名。唐冯
【万物】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唐杜甫《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明王守仁《<大学>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艾青《光的赞歌》三:“太阳啊,我们最大的光源,它从亿万万里以外的高空,向我们居住的地方输送热量,使我们这里滋长了万物,万物都对它表示景仰。”2.犹众人。《宋书·沉文秀传》:“﹝文秀﹞説庆之曰:‘主上狂暴如此,土崩将至,而
【表】〔古文〕《唐韻》陂矯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小切,音。《說文》表,上衣也。《玉篇》衣外也。又外也。《書·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又表異。《書·畢命》表厥宅里。《傳》表異其宅里。又標也。《晉語》置茅蕝,設望表。《註》謂立木以爲表,表其位也。又箋表。《釋名》下言於上曰表。《蔡邕·獨斷》表者不需頭,上言臣某,下言臣某,誠惶誠恐,頓首。又《韻會》杪也,末也。又表表,偉也。又地名。《晉書·地理志》表氏縣,屬酒泉郡。又姓。《通志·氏族略》表氏,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表貢。又《集韻》俾小切,音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