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
诗句 | 读音 |
---|---|
伤心共咏蓼莪诗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āng xīn4|1yǒngliǎo|lùéshī |
独有贤人崇孝义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ú yǒuxián rénchóngxiàoyì |
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释义
【伤心】受伤,形容极其悲痛。《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孔传:“民无不衋然痛伤其心。”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祸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伤心。”晋陆机《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宋陆游《重过沉园作》诗之一:“伤心桥下春波緑,曾是惊鸿照影来。”元萨都剌《百字令·登石头城》词:“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巴金《五十多个》:“孙二嫂坐在雪地上,埋下头摇着她怀里的死孩子,哭得很伤心。”2.极甚之词,犹言万分。唐李白《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
【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氏。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
【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本作詠,歌也。《前漢·東方朔傳》彈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風。《禮·文王世子》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咏焉。《註》發咏,謂以樂納之。又《集韻》或作永。《詩·魏風》誰之永號。《釋文》作咏。○按《玉篇》《廣韻》諸書本作咏。《字彙》作咏,从二水,附六畫,非,今攺正。咏字右从二水作,不从永。(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歌也。《玉篇》長言也。《增韻》詠歌謳吟也。《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傳》以合詠歌之聲也。《爾雅序》敘詩人
【蓼】《唐韻》盧鳥切《韻會》朗鳥切,音了。《說文》辛菜。《詩·周頌》予又集于蓼。《本草·釋名》蓼類性皆飛揚,故字从翏,高飛貌。又國名。《左傳·文五年》楚子燮滅蓼。《註》蓼國,今安豐蓼縣。又水名。《水經注》蓼水出襄山蓼谷。又亭名。《水經注》漳水東南過蓼亭。又姓。《潛夫論》莒蓼皆臯陶之後也。又《集韻》魯皓切,音老。摎蓼,搜索也。《張衡·西京賦》摎蓼浶浪。又《唐韻》力竹切,音六。《詩·小雅》蓼蓼者莪。《傳》蓼蓼,長大貌。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註》力糾切,音鏐。糾蓼,相引也。《大人賦》糾蓼叫奡。又《通鑑》蓼侯孔臧。《史炤
【独有】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支伟成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邹衍,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唐张籍《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茅盾《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中国独有的怪现象。”毛泽东《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
【贤人】有才德的人。《易·繫辞上》:“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史记·太史公自序》:“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唐杜甫《述古》诗之一:“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老舍《四世同堂》十九:“一个贤人若是甘心受苦难而一声不出,一个凡人就必须说出自己的苦难,以便自居为贤人。”2.浊酒的别名。《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唐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蒔药闲庭延国老,开罇虚室值贤人。”宋陆游《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参见“
【义】《廣韻》《集韻》《韻會》宜寄切,音議。《說文》己之威儀也。从我羊。《註》臣鉉等曰:與善同意,故从羊。《釋名》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又《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容齋隨筆》人物以義爲名,其別最多。仗正道曰義,義師,義戰是也。眾所尊戴曰義,義帝是也。與衆共之曰義,義倉,義社,義田,義學,義役,義井之類是也。至行過人曰義,義士,義俠,義姑,義夫,義婦之類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義,義父,義兒,義兄弟,義服之類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義髻,在衣曰義襴,義領之類是也。合眾物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