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彰辅郡,忠孝卫都城
恩威彰辅郡,忠孝卫都城释义
【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汉郑玄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唐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漢
【卫】《正字通》俗衞字。
【都城】都邑的城垣。《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杨伯峻注:“都谓都邑,城谓城垣。”元揭傒斯《京城闲居杂言》之一:“都城列万雉,楼观并飞霞。”2.国都。《左传·闵公元年》:“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汉书·段会宗传》:“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喜觉都城动,悲怜子女号。”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都城内外,静謐如常。”泛指都市,城市。《后汉书·冯绲传》:“蛮夷猾夏,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典
【恩】《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痕切,音蒽。《說文》惠也。从心因聲。《徐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爲恩。又愛也,澤也。又《廣韻》隱也,私也。又州名。漢合浦郡,唐立恩州。又河南恩州,本漢淸河郡地,宋改恩州。又姓。前漢燕祭酒恩茂。《風俗通》大夫成恩之後。又叶衣延切,音烟。《趙壹·窮鳥賦》鳥也雖頑,猶識舊恩。內以書心,外以告天。
【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非切,音蝛。尊嚴也。《易·大有》威如之吉。《書·洪範》惟辟作威。《周禮·天官》賞以馭其威。《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又《諡法》猛以剛果,彊義執政,曰威。又婦稱姑爲威姑。猶子稱父爲嚴君。《說文》威,姑也,引漢律婦告威姑。《正字通》按漢律威姑二字宜連讀,信如說文訓,似告姑姑,豈成文理。又南威,美人名。又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如乙,名虎威,見《酉陽雜俎》。又伊威,蟲名。《爾雅·釋蟲》作蛜蝛。《詩·豳風》伊威在室。又與畏通。《莊子·漁父篇》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註》威畏
【彰】《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諸良切,音樟。《說文》文彰也。《韻會》文章飾也。从章,从彡。毛髮貌。謂鳥獸羽毛之文。又《集韻》通作章。《詩·小雅》織文鳥章。又《廣韻》明也。《正韻》著也。《書·伊訓》嘉言孔彰。又《正韻》著明之也。《書·臯陶謨》彰厥有常。又叶之戎切,音終。《薛綜·騶虞頌》奮威揚德,豈弟之風。聖德極盛,騶虞乃彰。
【辅郡】即畿辅。宋苏轼《相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却回御筵口宣》:“卿等復理归鞍,少休辅郡。”《宋史·仁宗纪四》:“﹝皇祐五年十二月﹞壬戌,以曹、陈、许、郑、滑州为辅郡,隶畿内,置京畿转运使。”参见“畿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