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来五寒暑,试艺称精专

尔来五寒暑,试艺称精专

诗句读音
尔来五寒暑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ěr láiwǔhán shǔ
试艺称精专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ì yìchēng|chèn|chèngjīng zhuān

尔来五寒暑,试艺称精专释义

【尔来】1.从那时以来。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唐李白《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清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尔来三十有七载,看花恍惚如游仙。”2.近来。唐杜牧《郡斋独酌》诗:“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宋王安石《收盐》诗:“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尔来索居仙台,又复匝月。”郭沫若《东风集·再出夔门》:“一九一三年秋,第一次乘长江轮船,东出夔门,经过三峡,尔来往返均乘飞机,与三峡不见

【寒暑】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易·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高亨注:“此句指……已经过一个寒暑,即一年。”晋陆机《赴洛》诗之二:“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宋王得臣《麈史·序》:“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凡十閲寒暑,如窃一第。”郭小川《夜进塔里木》诗:“三五九旅哟,一别二十寒暑。”2.冷和热;寒气和暑气。《左传·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庐以避燥湿寒暑。”《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宋何薳《春渚纪闻·乌铜提研》:“铸金

【试艺】试才能、学业。北周昙积《谏周太祖沙汰僧表》:“爰降明詔,责其试艺,颁下诸州,问其课业。”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试艺临诸友,能文即我师。”明马愈《马氏日抄·十八艺》:“山西李通行教京师,无人可与为敌,遂应募为第一。较其试艺,十八事皆能。”2.指应试的文字。元黄溍《送富州陈教授诗序》:“善为古诗文、试艺,乡闈一不中,輒束书而归,若将终身焉。”

【精专】精纯专一。《汉书·佞幸传·石显》:“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唐谷神子《博异记·王昌龄》:“常有道士七十餘人,皆精专修习,法籙斋戒皆全。”清吴敏树《黄特轩传》:“地必深阻易守,人必简练,习部分战鬭,气力精专,而又财用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