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
诗句 | 读音 |
---|---|
二十二年文教主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九麌 拼音: èrshí èrniánwén jiàozhǔ |
三千上士满皇州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ān qiānshàng shìmǎnhuáng zhōu |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释义
【二】〔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又巽二,風神名。又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字上下畫均齊。上畫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長作二字,非。貳。二。漢典考證:〔《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
【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文教】乐法度;文章教化。《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孔颖达疏:“此服诸侯揆度王者政教而行之。”《晋书·刘颂传》:“魏武帝以经略之才,拨烦理乱,兼肃文教,积数十年,至於延康之初,然后吏清下顺,法始大行。”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武志既扬,文教亦熙。”宋苏轼《谢欧阳内翰启》:“自昔五代之餘,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2.文告教令。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於理,乃治体乖也。”《北史·齐纪上·神武帝》:“﹝神武﹞性周给,每有文教,常殷勤款悉,指事论心,不尚綺靡。”《南史·柳恽
【主】〔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又宰也,守也,宗也。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指三千大千世界。南朝宋谢灵运
【上士】1.道德高尚的人。《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明陈汝元《金莲记·搆衅》:“下官程颐,别号伊川,人许性天上士,自惭理学名儒。”清钱澄之《田园杂诗》之十六:“上士守其中,下士劳其形。”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孙诒让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
【满】〔古文〕《唐韻》《正韻》莫旱切《集韻》母伴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又姓,晉滿奮。又《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又《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又、満、。
【皇州】城。南朝宋鲍照《侍宴覆舟山》诗之二:“繁霜飞玉闥,爱景丽皇州。”唐岑参《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鸡鸣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阑。”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低拂往来冠盖,朦朧春色满皇州。”清李渔《慎鸾交·却媒》:“鶯花三月盛皇州,锦帆随波出御沟。”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二八:“崇臺高拱壮皇州,龙眼南窥旺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