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周武隋文之子孙

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周武隋文之子孙

诗句读音
周武隋文之子孙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hōu wǔsuí|duòwénzhīzǐ sūn
介公酅公为国宾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jiègōngxīwèi guóbīn
二王后平仄:仄 平 仄
拼音: èr wáng hòu

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周武隋文之子孙释义

【周武】即周武王。《左传·昭公四年》:“周武有孟津之誓廩。”三国魏锺会《檄蜀文》:“周武有散财发廩表閭之义。”《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商容及殷人观周军之入,见武王至,殷人曰:是吾新君也。”

【隋】《唐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音惰。《說文》裂肉也。从肉从隓省。又《玉篇》落也。《詩·衞風·其黃而隕傳》隕,隋也。《釋文》隋,又作墮,唐果反。又《玉篇》懈也。又《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音妥。《廣韻》裂肉也。《集韻》埋祭餘也。又《正韻》圜而長。《詩·豳風·破斧傳》隋銎曰斧。《釋文》徒禾反,又湯果反。形狹而長也。《禮·月令·穿竇窖註》隋曰竇,方曰窖。《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禮·器大夫士禁註》如今方案隋長局。又《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註》南北爲隋。隋,垂下也。又《廣韻》

【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又《易·坤卦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子孙】1.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书·洪范》:“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汉贾谊《过秦论》上:“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侍郎于京师,遇乡人至,必命子孙出见,而列侍焉。”明张居正《请戒谕群臣疏》:“尔等亦皆垂功名於竹帛,緜禄廕於子孙,顾不美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便是将来的子孙,有命作官固好。不然,守着这点地方,也还可以耕种读书,不至冻饿。”2.单指儿子。《隋书·西域传·附国》:“有死者……子孙不哭,带甲儛剑而呼云:‘我父为鬼所取,我欲报寃杀鬼。’”

【介】《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際也。《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傳》介謂辨別之端。《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又助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又大也。《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又《爾雅·釋詁》介,善也。又因也。《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又《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又《揚子·方言》介,特也。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又小也。《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况介丘乎。又閒厠也。古者主有

【公】〔古文〕《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又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又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又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

【酅】《廣韻》《集韻》《韻會》圭切,音攜。《玉篇》紀邑。《春秋·莊三年》紀季以酅入于齊。《註》地在齊國東安平鄕。又齊地。《春秋·僖二十六年》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酅。《註》酅,齊地。濟北穀城縣西有地,名酅下。又《正字通》城濮之戰,楚師背酅而舍。《註》酅,丘陵險阻名。一說山名或地名。 俗作。漢典考證:〔《正字通》城濮之戰,楚師背酅而合。〕 謹照左傳原文合改舍。 考證:〔《正字通》城濮之戰,楚師背酅而合。〕 謹照左傳原文合改舍。

【为国】治国。《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邢昺疏:“为,犹治也。”《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清姚康《<嵞山集>序》:“顾楚之为国,唐之为天下,当其时皆何如?”

【二王后】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两朝王族受封的后裔。《诗·周颂·振鷺序》:“二王之后来助祭也。”郑玄笺:“二王,夏殷也;其后,杞也,宋也。”《汉书·王莽传上》:“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适子女。”唐白居易《二王后》诗:“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周武、隋文之子孙。”《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八·二王后》题解:“《礼记·郊特牲》曰:‘礼二王之后,尊贤不过二代。’杜佑曰:‘不臣二王后者,尊也。’……隋封后周靖帝为介国公,唐封隋帝为酅国公以为二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