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姚俱已矣,怀昔一恓然

二姚俱已矣,怀昔一恓然

诗句读音
二姚俱已矣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èr yáojùyǐ yǐ
怀昔一恓然平仄: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huáixīyīxī|qī|xùrán

二姚俱已矣,怀昔一恓然释义

【二姚】指古部落有虞氏的两个女儿。有虞氏为姚姓,故称。《左传·哀公元年》:“﹝少康﹞逃奔有虞……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杜预注:“姚,虞姓。”《楚辞·离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王逸注:“少康逃奔有虞,虞因妻以二女。”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2.指宋代姚兕、姚麟。《宋史·姚兕传》:“弟麟,亦有威名,关中号‘二姚’。”汉

【俱】《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又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已矣】;逝去。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宋王安石《伤杜醇》诗:“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明刘基《江神子》词:“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愴对瑶琴。”2.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3.叹词。罢了,算了。《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汉贾

【怀】《字彙補》敷救切,音副。怒也。(懷)〔古文〕褱《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槐。《說文》念思也。从心褱聲。《論語》君子懷德。又歸也。《書·大禹謨》黎民懷之。《註》歸之也。又來也。《詩·齊風》曷又懷止。又《周頌》懷柔百神。《註》懷,來也。又安也。《書·秦誓》邦之榮懷。《詩·王風》懷哉懷哉。又包也。《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又藏也。《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禮·曲禮》其有核者,懷其核。又慰也。《詩·檜風》懷之好音。又懷抱,胷臆也。《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懷乎。《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又傷也。《

【昔】漢典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恓】《張訢訂正篇海》先齊切,音西。恓惶,煩惱之貌。《韋應物盧陟詩》恓惶戎旅下。 與栖通。

【然】〔古文〕《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如延切,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又《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又《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又《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