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
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释义
【皋夔】夔”。皋陶和夔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夔是虞舜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贵接皐夔步,深窥龙凤姿。”元耶律楚材《用曹桢韵》:“收拾琴书我归去,朝庭人物有皋夔。”清惜秋旅生《维新梦》:“老太师,数十载鞠躬尽瘁,朱颜緑鬢,不愧我的皋夔。”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端委】1.古代礼服。《左传·昭公元年》:“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杜预注:“端委,礼衣。”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礼衣端正无杀,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长,故曰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鯤:‘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準则,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2.始末;底细。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西行见峰顶洞门西坠处,危峡孤悬,下有长垣环之,仰眺不得端委,则藩府别圃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媪益疑,具言端委。”
【方今】1.当今;现时。《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汉晁错《论贵粟疏》:“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唐卢纶《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别墅即事》:“《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元睢玄明《耍孩儿·咏西湖》套曲:“看方今宇宙间,遍寰区为第一。”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方今天下一统,更不好在这些地方来分彼此。”2.往时;当时。《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汉书音义》曰:方,向也。谓高祖之时。”刘良注:“方今,犹向时也。”
【太平】1.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寧。”《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唐温庭筠《长安春晚》诗之二:“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2.泛指平静无事。《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店主人见张客无事,偶语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巴金《家》三九:“带着那么多银元,路上很不方便。幸而最近这一路还太平。”3.谓高低、胜负。《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周霸不赶,在阵上高叫:‘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