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释义
【杼】《唐韻》《韻會》《正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除上聲。《說文》機之持緯者。《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又《揚子·方言》杼、柚,作也。東齊土作謂之杼,木作謂之柚。又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爲輪,行澤者欲杼,故泥不附。《註》謂削薄其踐地者。又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又長也。《揚子·方言》豐人杼首。又或作芋,栗屬。《莊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又《集韻》常恕切,音署。泄水槽也。《管子·禁藏篇》鑽燧易火,杼井易水。又莫切,音茂。果名。又《廣韻》羌舉切,橡也
【朝霞】照映的云彩。《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南朝梁王枢《徐尚书座赋得阿怜》诗:“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宋苏舜钦《哭曼卿》诗:“唯君颜色不復见,精魄飘忽随朝霞。”冰心《寄小读者》十一:“朝霞的颜色是自浓而淡,自青紫而深红,然后一轮朝日,从松岭捧将上来,大地上一切都从梦中醒觉。”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屏】《正字通》俗屛字。
【春草】春天的草。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宋陆游《试院春晚》诗:“漫漫晚花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明何景明《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2.喻卑微。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仇兆鳌注:“春草,嘆卑微。”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