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维仪简介

方维仪简介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

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婚后不久,丈夫死去,与嫂教养侄儿方以智(后成著名文学家)。

她的诗歌风格质直,抒情真挚。

所作有《清芬阁集》, 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

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

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维仪相关资料

方维仪身世

方维仪的身世是凄苦的。她结婚时,姚孙栗已经患病六年。在丈夫病中,她亲自“扶起居,倍汤药,挥蚊蝇,据痰唾,左右周旋”,头不安枕。丈夫不幸早逝;生下一个遗腹女,才抚养了九个月便天折了。她在《末亡人微生述》中磋叹说:“万物有托,余独无依,哀郁交集,涕泗沾帷;自今已往,槁容日益朽,气力日益微。”这种身世之感,在她的一些诗中也有反映。《死别离》即是有代表性的一篇,诗中… 详细介绍

方维仪文学成就

维仪精心考究文史,收古今名媛诗作,编成《宫闺诗史》一书。她的诗文《清芬阁集》,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也颇精辟。方维仪的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大都音调高烟,风格质直,抒情真挚。有些诗还能针砭时弊,关心国事,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中收有她的《死别离》、《出塞》和《旅秋闻寇》三首诗。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 详细介绍

方维仪时代气质

方维仪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清交替之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清兵入关后的野蛮烧杀,更使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文学艺术家特有的锐敏与丰富情感,使方维仪对现实生活有着更强烈的感受。她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深切同情民生的疾苦。惨酷的社会现实,时时激起她对乱世的怨恨和对故国的怀念。她将忧国忧民的种种情感,曲折淋漓地反映在作品之中.她品行端正,才艺超群,但并… 详细介绍

方维仪学识

由于方维仪学识高深又和蔼可亲,因而深受人们敬重。同辈兄弟姊妹及侄辈们都对她心悦诚服,以师礼相待。清芬阁简直成了一所学堂,方维仪便俨然成为清芬阁的女师。她的弟媳吴令仪受学于消芬阁,书法诗文都大有长进。吴令仪30而逝,方维仪为她手订《秋佩居遗稿》,使之传世。方维仪还亲自抚育侄儿侄女,谆谆教诲,关怀备致。后来,侄女方子耀成了书画惧佳的才女,其书画作品深得方维仪技法… 详细介绍

方维仪的热门古诗

出塞(辞家万里戍)

   【出塞】 

辞家万里戍,关路隔风烟。 

赋重无余饷,边荒不种田。 

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 

倚赖君王福,何时唱凯还?

方维仪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