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讯双鱼远,流年两鬓催

芳讯双鱼远,流年两鬓催

诗句读音
流年两鬓催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五灰
拼音: liúniánliǎngbìncuī
芳讯双鱼远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fāng xùnshuāng yúyuǎn|yuàn

芳讯双鱼远,流年两鬓催释义

【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又《前漢·食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两】〔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

【鬓】《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催】《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 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芳讯】嘉言。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议芳讯,大教克明。”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讯,言也。’”2.对亲友音问的美称。南朝宋何承天《答颜光禄》:“敬览芳讯,研復渊旨。”唐权德舆《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诗:“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覿。”清纳兰性德《满宫花》词:“盼天涯,芳讯絶,莫是故情全歇?”3.指花开的信息。清龚自珍《高阳台》词:“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汉

【双鱼】两鱼。晋傅玄《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唐杜甫《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唐李贺《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2.指书信。唐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清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双鲤”。典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