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
放言五首原文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是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珠?
放言五首注释版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辨:一作“辩”。底:啥。
但爱臧(zāng)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yáng)愚。
臧生:指臧武仲。臧:一作“庄”。防:是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防地来要挟鲁君。诈圣:欺诈圣人。宁子:指甯武子。甯:今亦作“宁”。知:同“智”。
草萤(yíng)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草萤”二句: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不取燔(fán)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shū)。
燔柴:此用为名词,指火光。照乘:珠名。殊:异。
参考资料:
1、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 :210-213
2、彭重光 龚克昌.白居易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3-125
放言五首译文版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是真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参考资料:
1、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 :210-213
2、彭重光 龚克昌.白居易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3-125
放言五首拼音版
cháo zhēn mù wěi hé rén biàn ?gǔ wǎng jīn lái dǐ shì wú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是无?
dàn ài zāng shēng néng zhà shèng ,kě zhī níng zǐ jiě yáng yú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cǎo yíng yǒu yào zhōng fēi huǒ ,hé lù suī tuán qǐ shì zhū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bú qǔ fán chái jiān zhào chéng ,kě lián guāng cǎi yì hé zhū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珠?
放言五首作者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 白居易详细介绍抒情放言五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饭来开口】张口”。
【陆通歌凤】《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陆通歌凤”为避世隐居的典故。唐元稹《放言》诗之四:“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烧缸地】烧酒缸之处。唐元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