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倚靠,又拈却

方倚靠,又拈却

诗句读音
方倚靠平仄:平 仄 仄
拼音: fāngyǐ kào
又拈却平仄:仄 平 仄
韵脚:入十八藥
拼音: yòuniānquè

方倚靠,又拈却释义

【方】〔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

【倚靠】1.靠凭;将身体靠在他物之上。《朱子语类》卷六七:“天地必有倚靠处。”明张居正《<女诫>直解·专心》:“在家不倚靠门户,窥看外面。”2.依赖;依靠。《朱子语类》卷八:“不可倚靠师友。”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侍郎,不争你去了,教我倚靠何人?”明袁宏道《与张幼于书》:“吏而才,是国家大可倚靠人也,如之何而可不用哉!”刘半农《敲冰》诗:“时间啊!你是我们唯一的,真实的资产。我们倚靠着你,切切实实。”3.指所依赖的人。清李渔《玉搔头·缔盟》:“小女既嫁了官人,老身没有别的倚靠,也要随到府上过活的。”《红楼梦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拈】《唐韻》《集韻》《韻會》奴兼切,音鮎。《說文》也。《廣韻》指取物也。《杜甫詩》舍西柔桑葉可拈。又《集韻》職琰切,音颭。《正韻》尼占切,音黏。義同。

【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又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