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决胜策,黄石受兵书
诗句 | 读音 |
---|---|
黄石受兵书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áng shíshòubīng shū |
方知决胜策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一麥 拼音: fāngzhī|zhìjué shèngcè |
方知决胜策,黄石受兵书释义
【黄石】1.指黄石公。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唐陈去疾《送韩将军之雁门》诗:“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消息盈虚能早办,惟有黄石、鴟夷堪羡。”清查慎行《洪武御碑歌》:“留侯自伴赤松去,穀城空立黄石祠。”2.指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黄石公三略》。《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当断不断,《黄石》所戒。”李贤注:“《黄石公三略》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夫臣与主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胡三省注:“
【受】〔古文〕《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壽。《說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旣濟》實受其福。《詩·大雅》受天之祜。又承也。《李適之法觀禪師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又盛也。《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又容納也。《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又《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許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又叶音暑。《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韻會》毛氏曰:从从冖。俗或作,非。音胡到切,下从丈。zd
【兵书】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等均属兵书。《汉书·艺文志》:“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唐殷文圭《赠战将》诗:“阵前战马黄金勒,架上兵书白玉籤。”清李渔《玉搔头·弄兵》:“孤家,大明宗室朱宸濠是也,分封江右,国号寧藩,喜读兵书,颇怀壮志。”2.战报。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日覩兵书捷,时闻虏骑亡。”3.兵部尚书的简称。清褚人穫《坚瓠十集·兵刑侍郎谑》:“景泰中,兵、刑二部僚佐会坐,时于谦为兵书,俞士悦为刑书。”4.指幕友,
【方】〔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决胜】“决胜”。1.谓取得胜算;取得胜利。《吴子·图国》:“不和於战,不可以决胜。”唐贺朝《从军行》:“骑射先鸣推任侠,龙韜决胜佇时英。”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斗促织》:“雄心期决胜,壮志在必克。”2.决定胜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与诸侯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迎相映。”金王若虚《宫女围棋图》诗:“争机决胜元无事,永日消磨不奈何。”典
【策】《廣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格切,音。《儀禮註》策,也。《蔡邕·獨斷》策者,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長一短,兩編下附單執一札,謂之爲。連編諸,乃名爲策。凡書,字有多有少,一行可盡者書之于,數行可盡者書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乃書于策。《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通攷》漢制,取士作策難問,試者投射答之,謂之射策。若錄政化得失顯問,謂之對策。又策書。《釋名》策書敎令于上,所以驅策諸下也。《左傳·僖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爲侯伯。又籌也,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