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笼寄食老低摧,组丽深藏肯自媒

樊笼寄食老低摧,组丽深藏肯自媒

诗句读音
樊笼寄食老低摧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fán lóngjì shílǎodī cuī
组丽深藏肯自媒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ǔ lìshēncáng|zàngkěnzì méi

樊笼寄食老低摧,组丽深藏肯自媒释义

【樊笼】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不自由的境地。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久在樊笼里,復得返自然。”唐韦应物《忆沣上幽居》诗:“一来当復去,犹此厌樊笼。”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我本为厌红尘跳出樊笼,只待要拨开云雾登丘陇,身世外无擒纵。”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进了中学只有二年,就胡里胡涂地被人送进了这个精神上的樊笼。”2.指囚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莲教》:“请甲士千人,围其第,妻子皆就执。闭置樊笼,将以解都。”

【寄食】。《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諼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唐郑谷《漂泊》诗:“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万家﹞家事尽消,两子寄食亲友,流落而终。”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明年壬戌八月,接芸书曰:‘病体全瘳。惟寄食于非亲非友之家,终觉非久长之策。’”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

【老】〔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

【低摧】摧眉。形容劳瘁的样子。唐柳宗元《闵生赋》:“心沉抑以不舒兮,形低摧而自愍。”五代齐己《谢王秀才见示诗卷》诗:“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宋苏辙《次韵吕君见赠》诗:“老病低摧方伏櫪,壮心坚鋭正当年。”2.低沉悲怆。宋苏舜钦《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诗:“眺听时怀土,低摧动畏人。”

【组丽】纚”。华美。用以形容丝织品或诗文。汉扬雄《法言·吾子》:“或曰雾縠之组丽。”李轨注:“言可好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若夫《楚辞·招魂》,可谓祝辞之组纚也。”纚,唐写本作“丽”。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大抵欲造平澹,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澹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宋王安石《示德逢》诗:“深藏组丽三千牘,静占宽闲五百弓。”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

【肯】〔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又《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又。

【自媒】女子自择配偶;自荐。《管子·形势》:“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列子·周穆王》:“鲁有儒者,自媒能治之。”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不脂韦而求达,不诡计而自媒。”《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詔:‘内外文武官各举所知二人,见任两府三人,或耻于自媒久淹下位,或偶因微累,遂废周行者,咸以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