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身徒浩叹,齚舌谩思愆
更新时间: 2025-10-17 09:12 出自古诗:山居感旧百韵
反身徒浩叹,齚舌谩思愆释义
【齚舌】咬啮舌头。表示不说话,或不敢说话。《陈书·徐陵传》:“忠孝之言,皆应齚舌。”唐孙樵《与友人论文书》:“洎李御史甘以乐进后士,飘然南迁,由是达官皆闔关齚舌,不敢上下后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四年》:“顷仲淹、余靖等以言事被黜,天下齚舌不敢议朝政,行将二年。”
【思愆】反省罪愆。《汉武帝内传》:“好道慕仙者,精诚志念,斋戒思愆。”《晋书·高阳王睦传》:“退静思愆,改修其德。”漢
【反身】1.反过来要求自己;自我检束。《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明李贽《复丘若泰书》:“何有於病?且要反身默识。”2.回转身来。管桦《第一课》:“她先跑了过去,我弯下腰,几个箭步也窜了过去,差不多是冲进院里。她反身扣了排子门。”
【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塗。《說文》本作。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又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又《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又《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又《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又《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又《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又《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又弟子曰徒。《論語》非
【浩叹】见“浩叹”。亦作“浩嘆”。长叹,大声叹息。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命归齐去鲁,发浩叹於衰周。”宋陆游《不寐》诗:“欲明闻漉稻,浩叹閔黎元。”《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只见他闷坐了半日,忽然浩叹了一声道:‘原来如此!’”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人心不古,诚堪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