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笑陶家门外柳,夜深零落舞腰肢
诗句 | 读音 |
---|---|
夜深零落舞腰肢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è shēnlíng luò3yāo zhī |
翻笑陶家门外柳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四十四有 拼音: fānxiàotáojiā ménwàiliǔ |
翻笑陶家门外柳,夜深零落舞腰肢释义
【夜深】犹深夜。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唐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零落】1.凋谢。《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零、落,皆堕也。草曰零,木曰落。”元曾瑞《愿成双·赠老妓》套曲:“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本》:“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于敏《西湖即景》:“杜鹃早已零落,芍药正在竞芳。”2.喻死亡。《管子·轻重己》:“宜穫而不穫,风雨将作,五穀以削,士兵零落。不穫之害也。”马非百新诠:“零落,殞也。言风雨大起,五穀因而削减。士,战士。民,普通人民。谓战士与人民皆将飢饿以死也。”《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
【舞】〔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
【腰肢】亦作“腰支”。腰身;身段;体态。南朝梁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腰肢既软弱,衣服亦华楚。”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五:“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前蜀韦庄《天仙子》词:“悵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露桃花里小腰肢。”明徐渭《凯歌赠参将戚公》之二:“金印纍纍肘后垂,桃花寳玉称腰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諦视,则腰肢纤弱,鬟髻宛然,似一女子将一婢。”瞿秋白《赤都心史》一:“酒阑兴尽,倦舞的腰肢,已经颓唐散漫,睡态惺忪。”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庞儿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支也不如十
【翻】《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又《增韻》反覆也。通作幡。又通作反。又《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又《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 《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笑】〔古文〕咲《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
【陶】《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桃。《爾雅·釋丘》再成爲陶丘。《疏》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書·禹貢》東出于陶丘北。《釋名》於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竈然也。《說文》陶丘,在濟隂。《戰國策》秦客卿造謂穰侯曰:秦封君以陶。《註》今定陶縣。《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定陶縣。《史記·越世家》范蠡止於陶。《註》徐廣曰:今定陶。正義曰:括地志云:陶山在濟州平隂縣東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陽也。又《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爲陶唐氏。《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又縣名。《漢書·地理志》魏郡館陶縣,雲中郡陶林
【家门】上古指卿大夫之家。《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杜预注:“大夫专政。”2.指大臣之家。《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将归帝号於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术归帝号於绍曰:‘汉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彊者兼之耳。’”3.自家的门口。指自己的家。《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柳】〔古文〕丣《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又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又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又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又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