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宇清虚远俗喧,登临时得爽吟魂
诗句 | 读音 |
---|---|
梵宇清虚远俗喧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二元 拼音: fàn yǔqīng xūyuǎn súxuān |
登临时得爽吟魂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dēng línshídé|děi|deshuǎngyín hún |
梵宇清虚远俗喧,登临时得爽吟魂释义
【梵宇】梁书·张缵传》:“经法王之梵宇,覩因时之或跃;从四海之宅心,故取乱而诛虐。”唐宋之问《登禅定寺阁》诗:“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小生是西洛贫儒,四海游学歷州府,至蒲州,因而到梵宇。”《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清虚】清净虚无。《文子·自然》:“老子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三国魏阮籍《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王固﹞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2.清洁虚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3.太空;天空。晋葛洪《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唐杜甫《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远俗】避世;远离世俗。唐李白《送长沙陈太守》诗之二:“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宋刘挚《谢青州到任表》:“简礼去烦,稍究前修之治;推仁宣泽,庶求远俗之安。”
【喧】《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萱。《玉篇》大語也。《集韻》與吅同。或作讙。又與咺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註》師古曰:朝鮮之閒,謂小兒泣不止,名爲喧,音許遠反。
【登临】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禪於姑衍,登临翰海。”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跡,我辈復登临。”金元好问《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朱德《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碧野《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爽】〔古文〕《唐韻》疏兩切《集韻》所兩切,音塽。《說文》明也。从从大。《註》徐鍇曰:大,其中縫光也。《書·仲虺之誥》用爽厥師。《傳》爽,明也。又《盤庚》故有爽德自上。《傳》湯有明德在天。◎按蔡傳:故有爽德爲句。自上二字連下,其罰汝三字爲句,爽訓失也。與孔傳異。又康誥:爽惟民迪吉康。又大誥:爽邦由哲。左傳昭四年:二惠競爽。又昭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又《書·太甲》先王昧爽丕顯。又《牧誓》時甲子昧爽。《傳》昧爽,早旦。又《左傳·昭三年》請更諸爽塏者。《註》爽,明也。〇按增韻云:又淸快也。卽爽塏之義。又史記屈原
【吟魂】1.诗人的灵魂。五代齐己《经贾岛旧居》诗:“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迴。”宋蒋捷《探芳信·菊》词:“料应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2.指诗人的梦魂。元马臻《旅夜》诗:“睡薄吟魂冷,西风亦屡惊。”3.诗情;诗思。唐李咸用《雪》诗:“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明皇月殿归。”宋苏舜钦《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诗:“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餘味涤吟魂。”元叶颙《日暮江村杂兴》诗:“孤舟中夜笛,感慨动吟魂。”《水浒传》第三九回:“消磨醉眼,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