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
诗句 | 读音 |
---|---|
飞黄伯乐不世出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fēi huángbó lèbù|fǒushì chū |
四顾骧首空长嘶 | 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ìgùxiāng shǒukōng|kòng|kǒngcháng sī |
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释义
【飞黄】1.传说中的神马名。又名乘黄。《淮南子·览冥训》:“青龙进驾,飞黄伏皁。”高诱注:“飞黄,乘黄也,出西方,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唐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2.指古代勇士飞廉与中黄伯。《文选·张协<七命>》:“於是飞黄奋鋭,賁石逞技。”李周翰注:“飞,飞廉;黄,中黄。”3.见“飞黄腾踏”。
【伯乐】1.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他认为一般的良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绝伦的千里马,则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列子·说符》。《庄子·马蹄》:“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陆德明释文:“伯乐,姓孙,名阳,善驭马。”《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马者……若赵之王良,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之一:“臣闻騏驥长鸣,伯乐昭其能。”2.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唐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清纳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世出】应时出现。《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李周翰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吕延济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清吴伟业《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2.不时出现。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唐之治,在於贞观;开元之际,而女祸世出;天宝以还,纲纪微矣。”3.指家世和生平。宋曾巩《寿安县钱氏墓志铭》:“凝之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宋叶适《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公物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骧首】。汉邹阳《上书吴王》:“臣闻蛟龙驤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唐杜甫《赠别贺兰銛》诗:“老驥倦驤首,苍鹰愁易驯。”清梁章鉅《浪迹丛谈·下河舟中杂诗》:“海城童叟齐驤首,信有天边小聚星。”2.比喻意气轩昂。唐钱起《送孙十尉温县》诗:“云衢有志终驤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长嘶】长声鸣叫。多指马鸣。唐李群玉《骢马》诗:“长嘶清海风,蹀躞振云丝。”宋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驤首空长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