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答招隐,迢递寄烟萝

飞书答招隐,迢递寄烟萝

诗句读音
飞书答招隐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fēi shū2|1zhāoyǐn|yìn
迢递寄烟萝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tiáo dìjìyān luó

飞书答招隐,迢递寄烟萝释义

【飞书】1.用箭系书射送。汉王充《论衡·超奇》:“是故鲁连飞书,燕将自杀。”《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2.指疾速传送文书。《晋书·乐志下》:“吴人放命,冯海阻江。飞书告諭,响应来同。”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文静飞书迎文皇看棋。”3.紧急的文书。《后汉书·五行志一》:“光武崩,山阳王荆哭不哀,作飞书与东海王,劝使作乱。”郭希仁《从戎纪略》:“一面草飞书进省请兵,又派人持大令迎促西来援兵。”4.匿名信。《后汉书·梁松传》:“四年冬,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李贤注:“飞

【答】〔古文〕畣畗《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音溚。《篇海》竹也。又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又水名。《水經注》婁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又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又《爾雅·釋言》答,然也。 《廣韻》亦作荅。

【招】《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昭。《說文》手呼也。《詩·邶風》招招舟子。《傳》招招,號召之貌。《疏》號召必手招之。王逸云:以手曰招,以口曰召也。又《廣韻》來之也。《書·說命》旁招俊乂。又求也。《前漢·季布傳》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註》招求貴人威權,因以請託也。又也。《孟子》旣入其苙,又從而招之。《註》招,羈其足也。又姓。漢大鴻臚招猛。又《集韻》《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音韶。《前漢·禮樂志》體招搖,若永望。《註》招搖,申動貌。又與韶通。《史記·帝舜紀》禹乃興九招之樂。《註》卽舜樂

【隐】〔古文〕《唐韻》《正韻》於謹切《集韻》《韻會》倚謹切,音櫽。《爾雅·釋詁》隱,微也。《註》微謂逃藏也。《易·乾卦》龍德而隱者也。又《禮·禮運》大道旣隱。《註》隱猶去也。又《說文》蔽也。《玉篇》匿也。《論語》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禮·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魯語》五而已,無有隱者,隱乃諱也。又《廣韻》私也。《論語》吾無隱乎爾。《疏》孔子敎人無所隱惜。又《玉篇》不見也。《易·繫辭》巽稱而隱。《註》稱揚命令,而百姓不知其由。《史記·韓安國傳》壷遂之深中隱厚。又《禮·曲禮》不以隱疾。《註》隱疾,衣中之疾也。又《

【迢递】遰”。亦作“迢逓”。亦作“迢递”。1.遥远貌。三国魏嵇康《琴赋》:“指苍梧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唐欧阳詹《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递,更和那风雨瀟疎。”明何景明《辰溪县》诗:“蛮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清孙枝蔚《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诗:“水程迢逓日将晡,风伯颠狂雨又俱。”章炳麟《东夷诗》之三:“三步復五步,京市亦迢遰。”王统照《牧羊儿》诗:“故乡迢递。”2.指思虑悠远。明

【寄】《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又《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

【烟萝】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唐李端《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南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明陈所闻《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竺云峦,石屋烟萝。”清周準《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唐裴铏《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越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周楞伽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宋苏舜钦《离京后作》诗:“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明屠